好山围绕老僧居,碧玉环中一绀珠。
尘鞅偶来分半榻,便忘身世在寰区。
好山围绕老僧居,碧玉环中一绀珠。
尘鞅偶来分半榻,便忘身世在寰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中寺院景象。诗人以“好山围绕老僧居,碧玉环中一绀珠”开篇,将弘善寺置于群山环绕之中,以碧玉般的山峦为背景,比喻寺院如同碧玉中的绀珠,既突出了寺院的静谧与庄严,也暗示了其在自然与人文景观中的独特地位。
接下来,“尘鞅偶来分半榻,便忘身世在寰区”两句,表达了诗人偶然来访寺院时的内心感受。他仿佛暂时摆脱了世俗的束缚,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忘记了外界的纷扰与自我身份的羁绊,沉浸于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和谐之中。这种超脱尘世、心灵归宁的情感,是许多文人墨客在面对自然美景或宗教场所时的共同体验,体现了对精神自由与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弘善寺作为一处精神避所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远离尘嚣、寻求心灵慰藉的向往。
昔以多能佐碧油,今朝同泛旧仙舟。
凄凉逝水颓波远,惟有碑泉咽不流。
好闲知在家,退迹何必深。
不出人境外,萧条江海心。
轩车自来往,空名对清阴。
川涘将钓玉,乡亭期散金。
素晖射流濑,翠色绵森林。
曾为诗书癖,宁惟耕稼任。
吾兄许微尚,枉道来相寻。
朝庆老莱服,夕闲安道琴。
文章遥颂美,寤寐增所钦。
既郁苍生望,明时岂陆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