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仙二首·其一》
《怀仙二首·其一》全文
唐 / 鲍溶   形式: 古风

昆崙九层台,台上宫城峻。

西母持地图,东来献虞舜。

虞宫礼成后,回驾仙风顺。

十二楼上人,笙歌沸天引。

裴回扶桑路,白日生离恨。

青鸟更不来,麻姑断书信。

乃知东海水,清浅谁能问。

(0)
注释
昆崙:古代神话中的西方神山。
宫城:宫殿城市。
西母:西王母,神话中的女神。
虞舜: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以仁德著称。
仙风:神仙所乘的祥风。
扶桑:神话中的太阳树,象征东方。
离恨:离别之苦。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
麻姑:传说中的仙女。
东海水:泛指大海,象征深远莫测。
翻译
昆仑山上有九层高台,台上巍峨的宫城耸立。
西王母手持地图,从东方前来向虞舜进献。
虞舜宫中的礼仪结束后,他乘仙风返回,顺利无比。
十二楼上的仙人,奏乐歌唱,声音直冲云霄。
在环绕扶桑的道路上徘徊,白日的流逝引发离别之愁。
青鸟不再飞来,连麻姑也中断了书信往来。
这才明白东海的深邃,谁能真正探问它的深度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仙境的壮丽景象与仙界的神秘氛围。昆崙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聚集之地,九层台则象征着高远和纯净。西母,可能指的是西王母,是掌管寿命与长生不老的女神,她持有地图,东来献给虞舜,这里虞舜应是传说中的圣君,象征着权力与智慧的传承。

虞宫礼成后,回驾仙风顺,表达了祭祀活动结束后,一切都归于和谐自然之境。十二楼上人,笙歌沸天引,则是描绘仙界乐队奏鸣的景象,这里的音乐不仅美妙,而且能够通天地。

接下来的“裴回扶桑路,白日生离恨”中,裴回可能是一个行者,他在扶桑(即扶桑国,一说位于中国东海之外,后来成为指代日本的地方)道路上,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离别之情。而“青鸟更不来,麻姑断书信”则透露出一种失望的情绪,可能是因为某种期待未能实现。

最后,“乃知东海水,清浅谁能问”则是在提醒人们,对于神秘的仙界和远方的世界,我们凡人难以窥测其中真相。这也许在暗示着诗人对于超越现实世界、追求永恒之美好奇与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鲍溶

鲍溶
朝代:唐   字:德源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孟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猜你喜欢

舟中漫兴二首·其二

万里天南泛使槎,不堪乡思乱如麻。

梦魂不为青山隔,昨夜分明又到家。

(0)

舟中闻时事有感五首·其四

百年后死痛无涯,地下宁追执论差。

云暗九疑天路杳,欲从何处诉重华。

(0)

昭君怨二首·其二

掩泣临行致一言,妾身万死不须怜。

圣朝不杀毛延寿,还有奸人学蔽贤。

(0)

秋闺怨

罗袜轻移下玉除,木犀花下立踌蹰。

西风日有南来雁,不见平安一札书。

(0)

赠马鹤沙竹拄杖二首·其一

我已衰慵合杖时,年高子杖复何疑。

向平山水应难续,彭泽郊畴尚可追。

采药远村连近坞,寻诗西崦复东篱。

冰霜亦未全渠仗,自有诸孙善护持。

(0)

和张玉溪宫詹斋居二首·其一

玉堂虚寂称斋居,三日追陪笑语馀。

月上广庭人未寝,星临高栋夜何如。

风尘荏苒年华逝,江海分违故旧疏。

廿载冯唐犹是昔,独随群彦曳朝裾。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