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茅山洞口》
《茅山洞口》全文
唐 / 綦毋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

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

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

(1)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áoshāndòngkǒu
táng / qián

huáyángxiāndòngkǒubànlǐngyúnkàn
yǎotiǎo穿chuāntáichàchíduìshítán

fāngsuímàizhuǎnshāojuéshuǐjīnghán
wèiguǒbiànjīnguīláinán

注释
华阳仙洞口:指通往仙洞的入口。
半岭:半山腰。
拂云:云雾缭绕。
窈窕:形容小径弯曲而幽深。
穿:穿过。
苔壁:长满青苔的石壁。
差池:错落有致。
石坛:石头堆砌的平台。
地脉:地势、山脉走势。
水晶寒:比喻清凉如水晶般。
未果:没有结果,指修炼未成。
变金骨:修炼成仙,骨骼变为金色。
兹路:这条路。
难:困难。
翻译
华阳仙洞的入口处,半山腰上云雾缭绕。
弯曲的小径穿过长满青苔的石壁,两侧是对着石坛的错落景象。
道路随着地势蜿蜒曲折,渐渐感受到水晶般的清凉。
还没能修炼成仙骨,返回此路已是艰难无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华阳仙洞的景象和心境。开篇“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两句,诗人以宏伟的画面展现了仙洞雄伟的气势,半山而上,便是云雾缥绕,可见仙洞之高远与神秘。

接着,“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一段,则细腻地描摹洞中的景致。洞内幽深,苔藓覆盖其壁;外有潺潺小溪,与石制的坛相对峙立,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两句,诗人随着山间的地脉游走,感受到了地势的变化,同时也体验到清晨或深夜时分那般的凉气和湿润,这里的“水晶寒”形象生动,传递出一种纯净而又冷冽的感觉。

最后,“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修炼成仙、变化金刚之体的向往,以及面对如此险峻山路和艰深洞穴,归途时的心境复杂。这里的“未果”表达了尚未达到理想境界的感慨,而“兹路难”则是实实在在的困顿与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仙洞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精神追求的深切体验。

作者介绍
綦毋潜

綦毋潜
朝代:唐   字:孝通   籍贯:虔州(今江西南康)   生辰:692-749

綦毋潜(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赣州)人,唐代著名诗人。约开元十四年(约726年)前后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右拾遗,终官著作郎,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

剪削乾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

近来吹者谁得名,关璀老死李衮生。

衮今又老谁其嗣,薛氏乐童年十二。

指点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

润州城高霜月明,吟霜思月欲发声。

山头江底何悄悄,猿声不喘鱼龙听。

翕然声作疑管裂,诎然声尽疑刀截。

有时婉软无筋骨,有时顿挫生棱节。

急声圆转促不断,轹轹辚辚似珠贯。

缓声展引长有条,有条直直如笔描。

下声乍坠石沈重,高声忽举云飘萧。

明旦公堂陈宴席,主人命乐娱宾客。

碎丝细竹徒纷纷,宫调一声雄出群。

众音覼缕不落道,有如部伍随将军。

嗟尔阳陶方稚齿,下手发声已如此。

若教头白吹不休,但恐声名压关李。

(0)

登龙尾道南望忆庐山旧隐

龙尾道边来一望,香炉峰下去无因。

青山举眼三千里,白发平头五十人。

自笑形骸纡组绶,将何言语掌丝纶。

君恩壮健犹难报,况被年年老逼身。

(0)

重题·其四

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

岂止形骸同土木,兼将寿夭任乾坤。

胸中壮气犹须遣,身外浮荣何足论。

还有一条遗恨事,高家门馆未酬恩。

(0)

荅劝酒

莫怪近来都不饮,几回因醉却沾巾。

谁料平生狂酒客,如今变作酒悲人。

(0)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其五

桃源仙子不须誇,闻道惟栽一片花。

何似浣纱溪畔住,绿阴相间两三家。

(0)

酒泉子·其二

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

风微烟淡雨萧然,隔岸马嘶何处?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