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客未还,何处望乡关。
乔木苍烟外,孤亭落照间。
雨晴山觉近,潮满水如闲。
目断峒阳路,归云不可攀。
高秋客未还,何处望乡关。
乔木苍烟外,孤亭落照间。
雨晴山觉近,潮满水如闲。
目断峒阳路,归云不可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的怀乡之情,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深。首句“高秋客未还”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寂寞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何处望乡关”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是在询问自己究竟应该向哪个方向去寻找心中的故乡。
接下来的两句“乔木苍烟外,孤亭落照间”描绘了一种秋日的景象。乔木是高大挺拔的树木,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所处之地的环境,而“苍烟外”则营造出一种淡远的情调。“孤亭”指的是偏僻的亭子,“落照间”表达了夕阳西下的情景,给人以静谧和寂寞的感觉。
“雨晴山觉近,潮满水如闲”两句则转换了一种环境。秋天的雨后,山峰似乎更为清晰可见,这里的“觉近”是因为雨后的空气更加清新,使得远处的山峰看起来更为逼真。同时,“潮满水如闲”则表达了河水在这个季节中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两句“目断峒阳路,归云不可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目断峒阳路”是说视线被山峦阻隔,看不见家乡的道路。而“归云不可攀”则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归去的云朵回到故乡,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却无法实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深切而又无奈的怀乡之情。
一橐萧然出凤城,砚砖分惠眼犹生。
当年可为笙歌溷,此日聊随楮墨行。
藻饰如存新制改,波颓不复旧台倾。
明窗净几閒挥拂,吊古文从感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