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卢台峭帆亭》
《卢台峭帆亭》全文
宋 / 张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高秋客未还,何处望乡关。

乔木苍烟外,孤亭落照间。

雨晴山觉近,潮满水如闲。

目断峒阳路,归云不可攀。

(0)
注释
高秋:深秋时节。
客:游子。
乡关:故乡。
乔木:高大的树木。
苍烟:苍茫的烟雾。
孤亭:孤独的亭子。
落照:落日余晖。
雨晴:雨后放晴。
山觉近:山势显得更近。
水如闲:水面平静如闲。
目断:目光尽头。
峒阳路:通往峒阳的小路。
归云:归去的云彩。
攀:触及。
翻译
在深秋时节,游子还未回家,不知从哪里眺望故乡。
远望那茂盛的树木之外,孤独的亭台在落日余晖中若隐若现。
雨过天晴,山势似乎更加接近,潮水涨满,水面平静得仿佛悠闲自在。
目光所及之处,通往峒阳的小路消失在远方,归去的云彩无法触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的怀乡之情,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深。首句“高秋客未还”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寂寞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何处望乡关”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是在询问自己究竟应该向哪个方向去寻找心中的故乡。

接下来的两句“乔木苍烟外,孤亭落照间”描绘了一种秋日的景象。乔木是高大挺拔的树木,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所处之地的环境,而“苍烟外”则营造出一种淡远的情调。“孤亭”指的是偏僻的亭子,“落照间”表达了夕阳西下的情景,给人以静谧和寂寞的感觉。

“雨晴山觉近,潮满水如闲”两句则转换了一种环境。秋天的雨后,山峰似乎更为清晰可见,这里的“觉近”是因为雨后的空气更加清新,使得远处的山峰看起来更为逼真。同时,“潮满水如闲”则表达了河水在这个季节中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两句“目断峒阳路,归云不可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目断峒阳路”是说视线被山峦阻隔,看不见家乡的道路。而“归云不可攀”则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归去的云朵回到故乡,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却无法实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深切而又无奈的怀乡之情。

作者介绍

张斛
朝代:宋   籍贯:渔阳(治所在今天天津蓟县)   生辰:约公元一一二0年前后在世

张斛[约公元一一二0年前后在世]字德容,渔阳(治所在今天天津蓟县)人。生卒年均不详,辽时南渡,约金太祖天辅中前后在世。仕宋为武陵守。金建国,理索北归,官秘书省著作郎。善书画,工诗宇文虚中颇激赏之。元好问称:“其文笔字画,皆有前辈风调,宇文(虚中)大学士甚赏之。”(《中州集》)斛著有南游、北归等诗集。
猜你喜欢

观史而倦辄成短句意或有在不复次第览者幸贷其拙云·其八

肉食谁能与国谋,庙堂风采自优游。

却怜漆室民间女,独抱深忧为鲁侯。

(0)

观史而倦辄成短句意或有在不复次第览者幸贷其拙云·其七

杵臼程婴事不同,托孤犹足亚桐宫。

高风千载无人继,一节还宜数霍公。

(0)

观史而倦辄成短句意或有在不复次第览者幸贷其拙云·其四

鳌极虽倾力可全,古来遗事已茫然。

空怀五色山中石,大手何人解补天。

(0)

承西涯阁老以铜雀砚见惠且谓验其真赝舟中试笔知为故物无疑乃用前所赠韵复成二首以寄·其二

一橐萧然出凤城,砚砖分惠眼犹生。

当年可为笙歌溷,此日聊随楮墨行。

藻饰如存新制改,波颓不复旧台倾。

明窗净几閒挥拂,吊古文从感慨成。

(0)

赠台人王古直次韵

旅食京华三十年,风流应出杜陵前。

重来却喜成诗卷,老去何须觅钓船。

野鹤不羁非漫尔,浮云无定本悠然。

相逢最是闻歌日,醉里浑疑乐在县。

(0)

经筵讲退和侍讲焦孟阳韵

庆云流彩日曈曈,经幄重开礼亦隆。

师相雁行纡带白,词臣鹄立拥袍红。

纵横已胜三千字,褒贬先归十二公。

却羡伯强真侍讲,每摅忠恳动宸聪。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