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寻真竟不逢,归来对尔说仙踪。
两游洞壑情何剧,独眺烟岚翠几重。
庭树月招缑岭鹤,郡斋风落少林钟。
宁言何逊观梅兴,梦到三花天外峰。
伊洛寻真竟不逢,归来对尔说仙踪。
两游洞壑情何剧,独眺烟岚翠几重。
庭树月招缑岭鹤,郡斋风落少林钟。
宁言何逊观梅兴,梦到三花天外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过周节推尚占因谈嵩岳之胜》。诗中描绘了诗人追寻道家真谛未果后,与友人谈论嵩山美景的情景。首句“伊洛寻真竟不逢”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仙境的向往与探寻未果的失落感。接着,“归来对尔说仙踪”则转而以轻松的口吻,转向与友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两游洞壑情何剧”描述了诗人两次深入山洞、峡谷的探险经历,情感激昂。而“独眺烟岚翠几重”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眺望山间云雾缭绕、绿意盎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庭树月招缑岭鹤,郡斋风落少林钟”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物赋予生命,月光似乎在召唤着缑岭的仙鹤,微风轻轻摇动着寺院的钟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宁言何逊观梅兴,梦到三花天外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超越了世俗的喜好,甚至达到了梦境般的境界。这里引用了南朝诗人何逊观赏梅花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具有浓厚的道家哲学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
燕舞莺娇,看韶光又是,清明时节。
乍捲湘帘春昼永,病体素罗犹怯。
恨写孤桐,书传只雁,字字伤离别。
栏杆徙倚,一腔心事难说。
繁华瞬息当年,旧游回首,惟有西楼月。
亲老北堂违菽水,望里暮云遮叠。
事业无成,红颜易改,风景摧心折。
珠沉璧委,恐惊明镜容发。
长至才过,正九九、消寒时节。
纱窗掩、壶冰不化,炉烟易灭。
印雪试看鸿爪聚,补巢应叹鸠身拙。
忆乡园、开遍腊梅花,金丸裂。思往事,成幽咽。
寻远梦,徒清切。展南华一卷,从头参彻。
水上鱼龙原幻态,云中鸡犬都仙骨。
论人生、须学虎头痴,传三绝。
净几明窗,吊谱频翻,南唐韵长。
每秋宵庭畔,悄闻叶落,春风座上,围试茶香。
蝴蝶双飞,麒麟独获,顷散仙花佛顶光。
无言处、沉吟计算,次第移庄。岂同庐雉清狂。
更不比、弹棋生杀忙。
爱珠帘倒卷,天然趣美,龙门乍跃,夺锦飞扬。
拖逗间情,展舒逸兴,多谢湘兰曾细商。
循环久,将牙签检点,且作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