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舞莺娇,看韶光又是,清明时节。
乍捲湘帘春昼永,病体素罗犹怯。
恨写孤桐,书传只雁,字字伤离别。
栏杆徙倚,一腔心事难说。
繁华瞬息当年,旧游回首,惟有西楼月。
亲老北堂违菽水,望里暮云遮叠。
事业无成,红颜易改,风景摧心折。
珠沉璧委,恐惊明镜容发。
燕舞莺娇,看韶光又是,清明时节。
乍捲湘帘春昼永,病体素罗犹怯。
恨写孤桐,书传只雁,字字伤离别。
栏杆徙倚,一腔心事难说。
繁华瞬息当年,旧游回首,惟有西楼月。
亲老北堂违菽水,望里暮云遮叠。
事业无成,红颜易改,风景摧心折。
珠沉璧委,恐惊明镜容发。
这首《念奴娇·春日怀家寄母》由明代诗人张引元所作,描绘了诗人春日思乡之情,情感深沉而细腻。
开篇“燕舞莺娇,看韶光又是,清明时节”,以生机勃勃的春景引入,点明时令为清明,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乍捲湘帘春昼永,病体素罗犹怯”两句,通过描写卷起湘帘、春日悠长、病体畏寒的情景,展现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内心感受,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
“恨写孤桐,书传只雁,字字伤离别”三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孤桐、只雁、离别字字相连,构成了一幅孤独与相思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深深的眷恋和无法言说的痛苦。
“栏杆徙倚,一腔心事难说”则以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独自倚靠栏杆,心中满是难以言喻的思绪,将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繁华瞬息当年,旧游回首,惟有西楼月”四句,诗人回忆往昔的繁华与欢乐,如今却只剩下西楼之月作为唯一的见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亲老北堂违菽水,望里暮云遮叠”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年迈双亲的思念和未能在身边尽孝的遗憾,以及对远方母亲的深深牵挂。
“事业无成,红颜易改,风景摧心折”三句,诗人反思自己的人生境遇,感叹事业未竟、青春易逝,面对自然美景,内心却感到无比的挫败和无奈。
最后,“珠沉璧委,恐惊明镜容发”以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担心自己日渐衰老,害怕镜中映照出的不再是年轻时的模样,流露出对时光无情、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整首词情感丰富,层次分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