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黄蘖山僧希运》
《赠黄蘖山僧希运》全文
唐 / 裴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

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huángnièshānsēngyùn
táng / péixiū

céngchuánshìxīnzhōngyìnéyǒuyuánzhūchǐshēn
guàshíniánshǔshuǐ

bēijīnzhāngbīn
qiānlóngxiàngsuígāowànxiānghuájiéshèngyīn

shìshīwèizhījiāngrén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裴休的作品,名为《赠黄蘖山僧希运》。诗中描绘了一位佛教高僧的形象和精神风貌,以及诗人对其敬仰之情。

“曾传达士心中印”表明这位僧人的德行和智慧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心中的榜样。

“额有圆珠七尺身”则是对僧人外在形象的描写,圆珠可能指的是其头顶上的肉珠或者是佛教中的某种标志,而七尺身则形容其高大。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敬仰,以及僧人可能在修行中历经艰苦,最后到达某个地方的景象。这里的“挂锡”是一种比喻,形容长时间的修行;“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则是对僧人旅途中的困难和最终到达目的地的写照。

“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壮观的场景,龙象随从,香花缭绕,形容僧人的威仪和德行所带来的祥瑞气息,以及其影响力所及之处。

最后,“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表达了诗人想要向这位高僧学习,成为他的弟子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未来传承的担忧和不确定性。这里的“法”指的是佛法,即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黄蘖山僧希运外在形象和精神风貌的描写,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高僧的崇敬之情和对佛法传承的关怀。

作者介绍
裴休

裴休
朝代:唐   字:公美   籍贯:河内济源(今河南济源)   生辰:791年—864年

裴休(791年—864年),字公美,汉族。河内济源(今河南济源)人,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运城闻喜)。唐朝中晚期名相、书法家,浙东观察使裴肃次子。裴休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唐穆宗时登进士第。历官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中书侍郎、宣武节度使、荆南节度使等职,曾主持改革漕运及茶税等积弊,颇有政绩。晚年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少师,封河东县子。咸通五年(864年)去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裴休博学多能,工于诗画,擅长书法。其撰写的《圭峰禅师碑》,貌似柳体,然而风格较柳体更为遒媚劲健。其书法的传世拓本还有《定慧禅师碑》。米芾曾
猜你喜欢

杂兴六首·其一

别后柴门莫乱开,公家科役日相催。

家人若问归期候,蚕茧缲时去定回。

(0)

贼退暂归南昌喜晤罗雪舫

少小亲同学,须眉忽老苍。

身家终寂寞,时事共凄凉。

灭贼知何日,逃生尚远方。

当年曾虑此,凄绝贾生亡。

(0)

卜居石虎岭四首·其三

且待余清奉,茅亭建半山。

竹篱编婉转,石蹬砌弯环。

西岭烟霞足,南湖水鸟闲。

署名棠棣馆,吟赏事跻攀。

(0)

炎天偶咏

炎风吹不到,草阁倚江干。

入夜鱼龙静,先秋云雾寒。

江声清枕簟,星气隔林峦。

何处闻渔唱,轻舟系远滩。

(0)

题澄练楼

乘舟偶至临湖楼,不爱舟中爱楼上。

于楼为静舟为动,一例澄湖披荡漾。

是时春仲景方明,况当雨后波新涨。

倒影花光漪浅纹,冰夷窃得天孙样。

设如拟议浣纱溪,洗尽越吴机械障。

(0)

环碧亭

叠石为绮峰,激泉为布水。

夷嵏置小亭,四柱奇无比。

巀嶭罗其外,淙泓带其底。

疑入万壑潨,安知一园里。

徐步出几曲,向皆儿戏耳。

高大自内观,东坡言甚旨。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