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苴来,苞苴去,封书裹信不得住。
君不见箕山之下有仁人,室无杯器,以手捧水,不愿风瓢挂高树。
苞苴来,苞苴去,封书裹信不得住。
君不见箕山之下有仁人,室无杯器,以手捧水,不愿风瓢挂高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侠的《苞苴行》,主要描绘了贿赂之风盛行的社会现象。"苞苴来,苞苴去"形象地表现出贿赂者频繁进出的场景,暗示了官场的腐败。"封书裹信不得住"进一步揭示了贿赂者的焦急和无奈,即使小心翼翼也无法阻止财物的流动。
诗人以"箕山之下有仁人"为转折,引出一个高尚的对比。箕山的隐士宁愿用手捧水,也不愿接受他人挂于高树的风瓢(象征权势与利益),表达了对清廉人格的赞美和对世俗贪婪的批判。整首诗通过对比,寓言式地揭示了作者对于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理想道德的坚守。
海天日落鲸波明,长城古道关山情。
晓风残月伴行旅,山程水驿如趋迎。
二月清明柳初擘,北平门外憩松石。
眼前兔耳叠奇峰,白云堆里插双戟。
刁骚一夜风兼雨,晓晴喜向松轩启。
轩中画壁烟迷濛,轩外琅玕青如洗。
主人好客雅好诗,淋漓墨沈杂酒卮。
捲帘翠色联座隅,醉馀奋袖争题之。
我诗不道画中景,但写眼前欢笑酬唱时。
西风韵冷奇节劲,苔纹绿茁箨龙迸。
何可一日无此君,欲取斯言为君赠。
君不见,元卿好竹性且孤,唯许羊仲求仲俱。
倩谁更展画家笔,为君重作留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