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峻极横海滨,金庭紫洞多真人。
先生舍道心照邻,上有羲轩为逸民。
玉韫深山珠在水,圆折如虹难自晦。
万乘知名欲见之,来谒西清频召对。
亭亭孤云本无心,琅琅仙骨时所钦。
牢让赐金兼好爵,俄辞尧阙复丘林。
事载缇紬诚可贵,迹寄烟霞愈无累。
还同麟凤遇皇明,暂出岩扃作祥瑞。
天台峻极横海滨,金庭紫洞多真人。
先生舍道心照邻,上有羲轩为逸民。
玉韫深山珠在水,圆折如虹难自晦。
万乘知名欲见之,来谒西清频召对。
亭亭孤云本无心,琅琅仙骨时所钦。
牢让赐金兼好爵,俄辞尧阙复丘林。
事载缇紬诚可贵,迹寄烟霞愈无累。
还同麟凤遇皇明,暂出岩扃作祥瑞。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的壮丽景色和张无梦这位高人隐士的形象。首句“天台峻极横海滨”展现了天台山的雄伟地理位置,紧接的“金庭紫洞多真人”则暗示了神仙居住的神秘氛围。诗人称赞张无梦放弃世俗追求,以至高之心与邻居共修,"先生舍道心照邻",并提到他像上古的羲轩那样,是不问世事的隐逸之士。
“玉韫深山珠在水,圆折如虹难自晦”运用比喻,形容张无梦的才华如同深藏的美玉或水中明珠,光芒内敛却难以掩盖。皇帝对他的赞赏和频繁召见,显示出他的声名显赫,“万乘知名欲见之,来谒西清频召对”。
然而,张无梦淡泊名利,他婉拒了高位厚禄,选择回归自然,“俄辞尧阙复丘林”。他的事迹虽然被记载,但更向往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事载缇紬诚可贵,迹寄烟霞愈无累”。最后,诗人祝愿张无梦如同麒麟凤凰遇到明主,他的出世是吉祥的象征,“还同麟凤遇皇明,暂出岩扃作祥瑞”。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张无梦的高尚品格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深敬意。
锡谷名泉誇第二,江水由来胜山水。
中泠天畔隔苍烟,九龙眼中荖可喜。
我梦临此鉴眉须,裹茗烹煎携绿珠。
老僧毵毵妙而臞,忽来说禅坐跏趺。
三生岂是旧缘法,明日买船当下闸。
共君乌纱一裹头,野岸春洲看晴鸭。
苕溪秋高水初落,菱花已老菱生角。
红裙绿髻谁家人,小艇如梭不停泊。
三三两两共采菱,纤纤十指寒如冰。
不怕指寒并刺损,只恐归家无斗升。
湖州人家风俗美,男解耕田女丝枲。
采菱郎是采桑人,又与家中助生理。
落日青山敛暮烟,湖波十里镜中天。
清歌一曲循归路,不似耶溪唱采莲。
鲜卑胡,汉儿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纑。
使汝温饱相歌呼,胡为虐彼无宁居?
汉土著鲜卑汝客,作一疋绢一斛粟。
为汝击,贼使汝乐,胡为疾彼同剽掠?
高丞相,三军主,能胡言,能汉语。
胡为爪牙汉肝腑,奸雄桀骜不足数,犹能虎视中原土。
君不见鲜卑小儿难共事,河南行台徵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