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胡,汉儿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纑。
使汝温饱相歌呼,胡为虐彼无宁居?
汉土著鲜卑汝客,作一疋绢一斛粟。
为汝击,贼使汝乐,胡为疾彼同剽掠?
高丞相,三军主,能胡言,能汉语。
胡为爪牙汉肝腑,奸雄桀骜不足数,犹能虎视中原土。
君不见鲜卑小儿难共事,河南行台徵不至。
鲜卑胡,汉儿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纑。
使汝温饱相歌呼,胡为虐彼无宁居?
汉土著鲜卑汝客,作一疋绢一斛粟。
为汝击,贼使汝乐,胡为疾彼同剽掠?
高丞相,三军主,能胡言,能汉语。
胡为爪牙汉肝腑,奸雄桀骜不足数,犹能虎视中原土。
君不见鲜卑小儿难共事,河南行台徵不至。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鲜卑儿》是一首反映民族矛盾和时局动荡的诗。诗中以鲜明的对比手法,揭示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变化。"鲜卑胡,汉儿是汝奴",表达了对鲜卑统治者的质问,质疑他们对待汉人的残酷态度。接着,诗人指责鲜卑人享受汉人的劳动成果,却不知感恩,反而残暴对待汉民,使得他们无法安居乐业。
"汉土著鲜卑汝客",暗示鲜卑人作为外来者占据中原,却索取过多,而"作一疋绢一斛粟"的交换显得极不公平。诗人进一步指出,鲜卑贵族甚至利用权力欺压汉人,"贼使汝乐,胡为疾彼同剽掠",表达对这种不义行为的谴责。
"高丞相,三军主",可能是对某个鲜卑权臣的影射,批评其身为汉家臣子却背叛汉人利益,"奸雄桀骜不足数",强调其恶劣品性。最后,诗人警告说鲜卑贵族难以共事,且连征召的河南行台都不愿前来效力,暗示了时局的混乱和人心离散。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犀利,情感激昂,反映了明朝时期民族矛盾和政治动荡的现实,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
幽芳不知春,春赴桃蹊水。
回波忆旧雨,冥濛晓烟里。
畴昔子慕予,窈窕竟奚似。
目成山之南,清川渌如此。
萧萧秋雨恶,檐端孕花蕊。
酷腊酿奇寒,土乾未滋蚁。
引领期入房,吹衣北风起。
根垡暗已朽,处堂昧生理。
怨长交不终,媒劳复谁倚。
酾酒与花盟,花光去若驶。
荪兮独自愁,何人信予美。
僧楼借床眠,宵残听粥鼓。
清盥据梧坐,山翠飞入户。
夙慕渔洋名,常如梦天姥。
夜来看不足,朝窗笏更拄。
宛将螺子黛,镜中画眉妩。
《法华》虽附丽,卑之奚足数。
忆昔王尚书,好事鲁掠取。
至今竟属公,湖山号宗主。
譬诸冶城墩,风流擅千古。
自来称王谢,后先堪接武。
平山一瓣香,敬为先生许。
典型犹在望,苍茫云缕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