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家静寺丞知洛南》
《送家静寺丞知洛南》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秦爱商于地,信美洛水南。

银铅与丹砂,凿山民争贪。

蜀客善制锦,当先务桑蚕。

衣老以及少,使煦如春酣。

摘蔬有笋蕨,钓庖有岩潭。

颇同故乡味,将喜获所谙。

(0)
翻译
秦人钟爱商於这片土地,洛水之南景色优美。
银铅和丹砂矿藏丰富,百姓争先恐后地开采。
蜀地的客人擅长织造锦绣,首先发展桑蚕养殖业。
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能穿上温暖如春的衣物。
采摘的蔬菜有鲜嫩的竹笋和蕨菜,钓鱼之处有清澈的岩潭。
这些都与家乡的味道相似,让人欣喜,仿佛找回了熟悉的滋味。
注释
秦:秦国。
洛水:河流名。
银铅:金属矿产。
丹砂:矿物名。
争贪:争相抢夺。
蜀客:蜀地的人。
制锦:织造锦绣。
务:从事。
衣老:给老人穿衣。
少:小孩。
煦:温暖。
摘蔬:采摘蔬菜。
笋蕨:竹笋和蕨类。
钓庖:垂钓烹饪。
颇同:非常相似。
故乡味:家乡的味道。
谙:熟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家静寺丞知洛南》。诗中,梅尧臣以秦地对商於的喜爱为引子,描述了洛水之南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他提及了当地人民开采银铅和丹砂的勤劳,以及蜀地来客擅长织锦和重视桑蚕业,强调了这些产业对于居民生活的重要性。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人们穿着舒适,如同沐浴在春天的醉人氛围中,享受着新鲜的野菜和垂钓的乐趣。洛南的风味让诗人感到亲切,仿佛回到了家乡,表达了对友人赴任洛南的祝福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赞赏。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吕祖殿联

杯前三尺青蛇,仙会恍游蓬岛路;

笛外一声黄鹤,我来犹记洞庭秋。

(0)

木偶戏棚联

抽线索,致死能生,敛来市上钱财,饱饭吃烟生靠死;

听声音,以人代鬼,弄得乡中男妇,青天白日鬼迷人。

(0)

惠州苏公祠联

我久住西湖,晴好雨奇,曾向春堤吟柳色;

公连渡东海,珠崖儋耳,何如此地近梅花。

(0)

望春楼联

北榭远峰闲即望;月华星采坐来收。

(0)

江苏抚署联

十九年晦遁自安,为感君恩投笔起;

三千里疮痍未复,每怀民瘼汗颜多。

(0)

挽张之洞联

公本一代儒宗,既劝学维新,复兼营存古,爱才如性命,无非育贤佐治,国际图强,泰山北斗日常留,定进化文明,优胜光荣廿世纪;

我仰三朝元老,保东南半壁,全中外生民,入相赞枢机,尤能镇静运筹,邦交永辑,社稷名臣今纵萎,犹令人悦服,感泣悲歌五大洲。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