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久住西湖,晴好雨奇,曾向春堤吟柳色;
公连渡东海,珠崖儋耳,何如此地近梅花。
我久住西湖,晴好雨奇,曾向春堤吟柳色;
公连渡东海,珠崖儋耳,何如此地近梅花。
此联以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著称,巧妙地将惠州与苏轼的人生经历相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苏轼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上联“我久住西湖,晴好雨奇,曾向春堤吟柳色”描绘了诗人自己在西湖的长久居住,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能欣赏到西湖的美景,尤其是春天堤岸上的柳色,令人心旷神怡。这里通过西湖的自然景观,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下联“公连渡东海,珠崖儋耳,何如此地近梅花”则转向对苏轼的追忆。苏轼曾多次渡海远行,经历了海南岛等地的艰苦生活,而“何如此地近梅花”一句,表达了对苏轼在惠州生活时,能够亲近梅花这一美好事物的羡慕之情。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暗含了对苏轼虽历经磨难仍保持高洁品质的赞美。
整联通过对比的手法,既展现了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又深情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怀念,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双重追求。
霁景明媚。画栏槛、慵孤倚。
燕栖旧宇,蜂喧午枕,随分游观,万感交起。
去年相并小楼中,正烂漫、倚红偎翠。
窥晓妆、罗幕风轻,镜奁开、写春衫眉意。
脸霞微晕羞桃李。恨芳节、凋蘦易。
渭城饯别河桥,眺远海思云,愁浩渺千里。
乱花飞絮极飘飏,料都做、两边清泪。
拣垂杨、手结烟条,万千丝、祗情丝难理。
又霜钟警梦夜凄清,雁阵破空来。
自榆关风紧,芦沟月冷,秋思难排。
应羡六朝金粉,嘹唳度长淮。
铁索沈江后,楼殿成灰。
本是随阳信鸟,甚浅洲远渚,不肯徘徊。
历间关烽火,毛羽屡惊摧。
倘遭逢、青冥矰缴,剩衔芦、孤影亦堪哀。
何如共、泛沧溟去,游戏蓬莱。
琼姿似泫。记彩驾驻云,花阴曾见。
绣软御街,移取春风入瀛苑。飞英芳昼初开宴。
报消息、天山传箭。赵昌图在,谁分嫩粉,染来宫扇。
愁远。笙歌散尽,瘦枝吊影,倚天楼殿。
漫弄旧香,忆著当时应肠断。残妆如对徐妃面。
剩飘零、虚迎铜辇。题庵凭文,龟堂故情怎遣。
呜咽丹棱水不波。拍浮来赴小红螺。
临风坐接秋香近,擎露凉分太乙多。
从汗漫,日亡何。霸陵醉尉不须诃。
白头野史亭前客,消得平生老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