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浩浩下岷峨,派别支分夹内河。
一线涛头驰水马,万堆山髻拥春螺。
官仪汉制从今少,石碣周行自昔多。
独向梳妆台畔望,空留明月伴烟萝。
江流浩浩下岷峨,派别支分夹内河。
一线涛头驰水马,万堆山髻拥春螺。
官仪汉制从今少,石碣周行自昔多。
独向梳妆台畔望,空留明月伴烟萝。
这首清代诗人洪锡爵的《内江道中》描绘了江流壮丽的景象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首句“江流浩浩下岷峨”,以江水自岷山、峨眉山奔腾而下的宏大场景开篇,展现出江水的源远流长。次句“派别支分夹内河”进一步描述了江水分支众多,汇入中原腹地的情景。
“一线涛头驰水马,万堆山髻拥春螺”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江涛比作疾驰的水马,山峦则如春螺般环抱,形象地描绘了江水奔腾与山势起伏的动态美。接下来,“官仪汉制从今少,石碣周行自昔多”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制度和石碑的怀旧之情,暗示历史痕迹虽少,但过往文化的印记依然可见。
最后两句“独向梳妆台畔望,空留明月伴烟萝”以个人的视角收束全诗,诗人独自在江边凝望,只有明月和山间雾气相伴,流露出淡淡的孤独和对历史变迁的沉思。整首诗语言流畅,画面感强,情感深沉,展现了内江道中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韵味。
泉涓涓兮出重山,回抱山麓兮入于苍渊。
流来孔多兮自溢于林间,出始一勺兮下合成川。
塍有稻兮垄有黍,聚以时兮令以鼓。
削高增卑兮酾渠络缕,人不爱力兮挥锸如雨。
川流浚兮来无穷,泥五斗兮水一钟。
旱暵则引兮淫潦则通,自今以往兮乐我良农。
礼有经兮岁有蜡,羊豕盈牢兮农舞于社。
椒香桂绿兮云车满野,敬谢有功兮宜奠于泉下。
吾之将归兮星律回秋,告邦人兮导畎浍之常流。
欲泉利之专兮先耘耨之不偷,无忘吾语兮若吾岁之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