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历官三十年,有脚未曾行蜀川。
李白尝言道之艰险,长嗟难剧上青天。
鸟悲猿嚎马蹄脱,苔梯雨栈愁倾颠。
苍崖下窥不见底,但听雷声辊石悬湍溅。
晓盘青泥上高烟,暮盘青泥到下泉。
剑阁如剑,巉然割肠刺恨今古连。
尔去三千九百里,巴山小马乌布鞯。
一妇一奚行李单,家具日货能几钱。
人皆畏避不敢往,此独敢往何所便。
况是初宦无远适,心意自许非由铨。
异乎哉,我今送尔徒哀怜。
自我历官三十年,有脚未曾行蜀川。
李白尝言道之艰险,长嗟难剧上青天。
鸟悲猿嚎马蹄脱,苔梯雨栈愁倾颠。
苍崖下窥不见底,但听雷声辊石悬湍溅。
晓盘青泥上高烟,暮盘青泥到下泉。
剑阁如剑,巉然割肠刺恨今古连。
尔去三千九百里,巴山小马乌布鞯。
一妇一奚行李单,家具日货能几钱。
人皆畏避不敢往,此独敢往何所便。
况是初宦无远适,心意自许非由铨。
异乎哉,我今送尔徒哀怜。
梅尧臣的这首《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表达了他对外甥毕氏前往蜀地任职的深深忧虑与关切。诗中诗人自述三十年官场生涯,从未涉足蜀川,对那里的艰险环境有着深刻印象。他引用李白的诗句,强调道路之险峻,仿佛比登天还难。沿途鸟鸣猿啼,马蹄踏过湿滑的苔梯雨栈,令人担忧其安全。
诗人描述了青泥岭的险恶,晨雾缭绕,暮色沉沉,剑阁如剑般陡峭,似乎能刺人心肠。他想象着外甥孤身一人,乘坐简陋的巴山小马,行李轻薄,生活物资匮乏。在常人畏惧的环境下,毕甥却毅然前往,这并非出于仕途升迁的考虑,而是出于个人的志向。
诗的结尾,诗人流露出对毕甥的怜悯和赞许,感叹他的勇气和决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他的送别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作者对亲人的关爱以及对人生道路选择的理解和尊重。
此世未可出,太虚无古今。
一尘绝点染,万象罗萧森。
白云从何来,舒卷亦无心。
流风散远影,花雨释重阴。
俄然际碧海,倏尔归遥岑。
方来讵可执,已去谁能寻。
何人知此意,鱼鸟徒高深。
道人乃如许,洒落湘之南。
冥鸿岂避弋,倦鹤亦投林。
昔年淮泗间,清誉喧佩簪。
石塔缝无际,盐官鼓无音。
衡山亦何有,神廪供爨鬵。
十年一纸衲,綵线穿金针。
上方万壑外,微笑开我襟。
幽怀久自契,俗虑何由侵。
攀萝共明月,流水写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