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前后出金台,天末萍踪并傥来。
官冷未应徒伏枕,公馀差可慰衔杯。
亭因好事相携酒,我亦怀人姑酌罍。
莫怪诗情太寥寂,苦无头上雨云催。
驱车前后出金台,天末萍踪并傥来。
官冷未应徒伏枕,公馀差可慰衔杯。
亭因好事相携酒,我亦怀人姑酌罍。
莫怪诗情太寥寂,苦无头上雨云催。
此诗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名为《王郡丞有赠未答旋复惠酒并谢》。诗中描绘了诗人驾车出游,与友人相聚饮酒的情景,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生活的闲适。
首联“驱车前后出金台,天末萍踪并傥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驾车出游的场景,金台象征着繁华之地,而“天末萍踪”则寓指诗人与友人偶然相遇,如同浮萍随波逐流,不期而遇,充满了偶然性和自由感。
颔联“官冷未应徒伏枕,公馀差可慰衔杯”,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态度。虽然官场冷清,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在公务之余,与友人相聚,借酒浇愁,寻求心灵的慰藉。
颈联“亭因好事相携酒,我亦怀人姑酌罍”,进一步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亭中相聚,共饮美酒的情景。诗人不仅享受着与友人的相聚之乐,还怀揣着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酒为媒介,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尾联“莫怪诗情太寥寂,苦无头上雨云催”,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诗情的淡泊和对生活态度的洒脱。他并不因外界的喧嚣或压力而改变自己的心境,即使在孤独之时,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
宦游莫向长城窟,冬冰折胶弦亦绝。
吴中腊月百事便,蟹煮黄金鲈鲙雪。
京城旧友一分散,近忆吴兴须满颊。
世事反复如翻飞,今日共鲧前益垂。
畏人但恐去不远,适意未觉归来迟。
借问校雠天禄阁,何如江海同游嬉。
一别都门今五年,剧谈精壮故依然。
厌居巴蜀千山底,决住荆河十顷田。
老去功名无意取,身闲诗笔更能专。
黄州无事聊须饮,世俗方今自足贤。
苦热真疑不复凉,火流渐见迫西方。
清风一夜吹茅屋,竹簟今朝避石床。
露湿中庭菊含蕊,水浮西浦稻生芒。
秋成得饱家家事,莫笑农夫喜欲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