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到绩溪视事三日出城南谒二祠游石照偶成四小诗呈诸同官.汪王庙》
《初到绩溪视事三日出城南谒二祠游石照偶成四小诗呈诸同官.汪王庙》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石门南出众山巅,沃壤清溪自一川。

老令旧谙田事乐,春耕正及雨晴天。

可怜鞭挞终无补,早向丛祠乞有年。

归告仇梅省文字,麦苗含穗欲蚕眠。

(0)
翻译
石门之南群峰耸立,肥沃的土地和清澈的溪流连成一片。
老令熟悉农事,对此充满乐趣,正值春耕时节,雨过天晴最为适宜。
可惜再怎么鞭策也无法弥补损失,他早早地向土地神庙祈求丰收的年景。
回家后告诉仇梅,无需再为文书事务烦恼,麦苗已抽穗,如同蚕儿即将进入眠期。
注释
石门:地名,可能指某个有山峰的门户。
众山巅:众多山峰的顶部。
沃壤:肥沃的土地。
清溪:清澈的小溪。
自一川:从一条河谷流过。
老令:年长的官员或地方长官。
田事:农业事务。
乐:感到快乐。
春耕:春季的农耕。
雨晴天:雨后的晴朗天气。
可怜:可惜。
鞭挞:责打或督促。
无补:没有帮助。
丛祠:小土地庙。
乞有年:祈求丰收的年份。
归告:回家后告知。
仇梅: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指代某事。
省文字:减少文书工作。
麦苗含穗:麦子开始结穗。
欲蚕眠:像蚕即将进入休眠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辙初到绩溪任职时的情景。他走出城南,拜谒了汪王庙和另一座祠堂,游历了石门南边的群山和清澈溪流。这里的农田肥沃,正值春耕时节,雨过天晴,适宜耕作。诗人感慨农事艰辛,即使鞭策也无法弥补自然的规律,于是向神灵祈求丰收,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最后,他想象着回家后与仇梅(可能是同僚或亲友)分享这些见闻,麦苗已开始结穗,暗示着蚕儿也将进入眠期,生机勃勃的景象充满了田园诗意。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以及对自然节奏的尊重。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次韵李参政和薛秘书诗见寄·其四

将相时来应不免,人生难得自由身。

及今且续宋一艺,莫逐虫鱼注李巡。

(0)

次韵王茶马海棠四绝·其一

一春风雨乱书堆,挂口林閒未放开。

浩荡和风褰客袂,来看大树簇池台。

(0)

以使事过成都讫事而归虞万州成都尉高表兄拉访灵泉宰高表兄风雨连明遂谒朱祭酒祠即事赋·其四

天运无穷成变化,水流不息作江淮。

须知瞪处非无事,莫着仙人旧草鞋。

(0)

子益教授再用韵赋弈有审机从谏之诲某复和呈·其二

古人用众水如持,不为常安不虑危。

违谏伏波终自困,捍羌充国本无奇。

(0)

于眉州挽诗·其三

老雁长云横蜀道,归鸦落日倚江城。

摩挲少日生祠记,忍听虞歌薤露声。

(0)

十八日上寿退赐坐十九日贡院锡宴二十一日紫宸殿御筵即事·其一

珂伞摇心梦不成,忽听吏皂放衙声。

吹灯拨火供晨粥,趁到皇城恰六更。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