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然高插天,烟霞日来往。
而君处其间,飘凌动遐想。
燕然高插天,烟霞日来往。
而君处其间,飘凌动遐想。
这首诗描绘了燕然山的壮丽景色与朱用辅北归省墓的情境,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广阔的想象。
首句“燕然高插天,烟霞日来往”,以燕然山的高耸入云,映衬出自然界的壮美与动态之美。山峰直插云霄,烟霞在山间缭绕,日月交替,展现出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永恒。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壮丽画卷,也隐含着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接着,“而君处其间,飘凌动遐想”,诗人将视角转向了人物——朱用辅。他身处这壮丽的山景之中,内心激荡,思绪飘渺,引发了无尽的遐想。这里的“飘凌”既指山风的吹拂,也暗喻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激荡。通过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相融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省墓这一行为背后复杂情感的理解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燕然山的壮丽景色,以及人物置身其中时所引发的深邃思考与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性情感的深刻洞察。
地有庞公隐,贤其德曜伦。
耦耕秋雨外,举案楚江滨。
志已传经遂,恩方赐帛均。
肉分大官腊,酒割上林春。
翟茀鱼轩贵,宫袍鹭锦新。
巫云助眉宇,湘雪斗风神。
三妇调弦好,诸孙戏蜡频。
当筵奏郢曲,上客是秦人。
汤沐偏南纪,衣冠更北辰。
彭年众所颂,吾意在庄椿。
韦贤原相汉,其子独辞侯。
问岂家人产,交唯国士流。
衣冠宁向俗,书卷自宽愁。
蹑履三神遍,题诗五岳留。
道存匏肯系,材大瓠还浮。
傲世时扪虱,全身或应牛。
席回桐柏雨,帆入广陵秋。
淮海桓伊笛,乾坤郭泰舟。
众情双眼在,吾党寸心酬。
欲别频更烛,相思但倚楼。
燕豪赠匕首,粤女问刀头。
雁徼看犹去,羊城望转脩。
求仙勾曲岭,载酒郁林洲。
何日寻初服,相期向子游。
大汉中兴日,匈奴近塞年。
材官屯六郡,飞饷转三边。
帝里春将尽,天山雪尚坚。
纪明催转斗,充国拟留田。
一上金城筴,俄分少府钱。
关河俱动色,将士欲争先。
葱岭鞭堪断,恒河铁可填。
归来奏奇计,圣主在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