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说青齐旧,依稀十二年。
薄游鸡肋味,多难马蹄篇。
故吏俱先达,斯文别有权。
衰慈殊未悉,岂少太湖田。
厌说青齐旧,依稀十二年。
薄游鸡肋味,多难马蹄篇。
故吏俱先达,斯文别有权。
衰慈殊未悉,岂少太湖田。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秩满三载移牍有叹(其二)》。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和对当前处境的描述,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思考。
首句“厌说青齐旧,依稀十二年”,诗人表示已经厌倦了谈论过去在青齐任职的经历,时间仿佛过去了十二年,流露出一种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薄游鸡肋味,多难马蹄篇”进一步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轻视,比喻为毫无意义的闲逛,如同鸡肋般无足轻重,而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则被比作马蹄下的篇章,充满了辛酸。
“故吏俱先达,斯文别有权”暗示了在官场上,旧日下属如今地位显赫,而自己在文采和影响力上似乎已不如人,流露出对仕途变迁的感慨。
最后两句“衰慈殊未悉,岂少太湖田”,诗人自问是否真的缺少像隐居田园那样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衰老体弱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背景,抒发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
断肠花种瑶阶畔,嫣然玉人红泪。
几日酸风,连宵嫩雨,化作阑干铅水。脂痕尽洗。
但幽质柔情,淡妆新试。
不是青衣,菊花休误唤娇婢。
春宵酣睡未足,记高烧画烛,秾艳无比。
一样佳名,风流自别,非复寻常罗绮。墙根徒倚。
问好女儿花,可能争媚。等是秋容,素娥来赏此。
晨钟都已动。尚枕畔流连,重重春梦。科名忝乡贡。
忆蟾宫丹桂,两番亲种。兄弟接踵。
愧虚被、人称小宋。
更春风、紫陌看花,十里玉骢飞鞚。喧哄。
日中阳焰,雨后浮沤,雾馀寒凇。旋归无用。
笑吾腹,已空洞。
只吴门市卒,烟波渔父,两样头衔坐拥。
借芝泥、聊志前尘,不堪抚弄。
早岁诗歌,中年笺注,句消钟鼎旂常。
俎豆名山,平生两瓣心香。
遗经独抱司农注,附千秋、高密门墙。
更倾心、白傅风流,长庆篇章。
礼堂犹幸留遗像,其香山居士,须鬓苍浪。
妙墨摩来,真教素壁生光。
云楣待仿箫斋例,论高名、郑白相当。
待他年、侨札周旋,再证行藏。
得怜堂后,有丹楼飞起,当年争羡。
阳夏门庭能咏絮,那更溪山葱茜。
带雨房栊,和烟帘幕,零乱东湖面。
碧阑干里,有人斜映琼扇。
可惜人去匆匆,而今楼下,秋水帆如箭。
老我三吴好男子,绿鬓忽然衰贱。
蔓草霜浓,丛祠露悄,白昼鼪鼯现。
舍南舍北,乱飞王谢家燕。
罨画铜官,都缭绕、吾庐左右。
论生计、蹲鸱一顷,菰蒲百亩。
矮屋村扉多蘸水,澄潭钓艇斜依柳。
恰月明、渔网截江来,歌铜斗。烟渐敛,笼鸦舅。
雨又作,鸣鸠妇。正湖风侧帽,林花堕酒。
戏就摊钱淮估语,闷思斫鲙吴娘手。
待明朝、重榨瓮头齑,呼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