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雪寒凝夜色浮,清江如玉着扁舟。
风流自得天然妙,心迹何曾泥去留。
村雪寒凝夜色浮,清江如玉着扁舟。
风流自得天然妙,心迹何曾泥去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夜村边,雪覆田野,江面如镜,扁舟独行的画面。诗人以“村雪寒凝夜色浮”开篇,巧妙地将雪、寒、夜三者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寒冷的冬夜氛围。接着,“清江如玉着扁舟”,诗人用“如玉”来形容江面,既突出了江水的清澈透明,又赋予了江面一种温润细腻的质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冬夜江面上扁舟独行的景象。
“风流自得天然妙”一句,诗人通过“风流”二字,不仅描绘了舟行水面的轻盈姿态,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自在洒脱。这里的“风流”并非指人的风度翩翩,而是形容自然景色的优雅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由衷喜爱。
最后一句“心迹何曾泥去留”,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借舟行江面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无论是去是留,都能保持心境的平和与自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个人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夜江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忆眠时翠被自笼头,佯羞托春酲。
只诃梨紧系,倩伊亲解,斜背红檠。
那怨昨宵耽误,重与订兰盟。
梦里还频唤,两字卿卿。
谁把铜壶添水,乍月痕东上,倏近三更。
喜酥胸贴暖,争怕嫩寒生。
怪蓦地檀郎太猛,不提防人听堕钗声。
肯输与枕间双凤,惯并头横。
忆食时脂晕尚留唇,含情递余杯。
说春纤切笋,郎应可口,小婢亲偎。
故向卿卿索哺,郎性武如孩。
笑语加飧未,底用侬陪?
总是团圞玉案,问有时对面,何似肩偎。
厌灵狸馋煞,嗅到凤头鞋。
似生成一双象箸,也朝朝在手不分开。
还同把牙儿剔箸,替拔金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