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楚江秋,灵瑟声寒泪不收。
明月莫随流水去,好应长照梦中游。
□□□稳楚江秋,灵瑟声寒泪不收。
明月莫随流水去,好应长照梦中游。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岳所作的《题竹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秋日楚江边竹林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竹子在秋风中的坚韧与清雅。
首句“□□□稳楚江秋”,以“稳”字开头,暗示了诗人对楚江秋景的稳定而持久的观察与感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灵瑟声寒泪不收”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竹子比作灵瑟,其声音在寒冷中回荡,仿佛是竹子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形象地表达了竹子在秋风中的凄美与孤寂。
后两句“明月莫随流水去,好应长照梦中游”,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希望明月不要随着流水远去,而是永远照亮自己的梦境。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更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恒存在的渴望,以及对内心世界纯净、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明月、流水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倪岳作为明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