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后即事》
《秋后即事》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苦热真疑不复凉,火流渐见迫西方。

清风一夜吹茅屋,竹簟今朝避石床。

露湿中庭菊含蕊,水浮西浦稻生芒。

秋成得饱家家事,莫笑农夫喜欲狂。

(0)
翻译
酷暑难耐,几乎怀疑再无清凉之时,炽热的火焰似乎正向西方蔓延。
一夜清风拂过茅草屋顶,竹席今晨离开石床以避暑气。
庭院中的菊花含苞待放,沾满露珠,西边的水塘稻谷已长出芒尖。
秋天的丰收让家家户户都有了富足,别笑话农夫们因喜悦而近乎疯狂。
注释
苦热:酷暑。
真疑:几乎怀疑。
不复凉:再无清凉。
火流:炽热的火焰。
迫西方:向西方蔓延。
清风:一夜清风。
茅屋:茅草屋顶。
竹簟:竹席。
石床:石制床铺。
露湿:沾满露珠。
中庭:庭院。
菊含蕊:菊花含苞待放。
水浮:水面上浮。
稻生芒:稻谷长出芒尖。
秋成:秋天的丰收。
得饱:富足。
家家事:家家户户的生活。
喜欲狂:喜悦得近乎疯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秋后即事》,描绘了秋季炎热逐渐消退,农民们感受到凉爽的到来。首句"苦热真疑不复凉"表达了酷暑难耐的深切感受,而"火流渐见迫西方"则形象地写出了太阳西沉,热力减弱的情景。

"清风一夜吹茅屋,竹簟今朝避石床"通过清风和更换寝具,暗示了夜晚的凉意和对舒适生活的期待。"露湿中庭菊含蕊,水浮西浦稻生芒"两句,细腻地描绘了菊花在晨露中含苞待放,稻谷在水边生长出芒尖,展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

最后两句"秋成得饱家家事,莫笑农夫喜欲狂",直接抒发了农民们在秋收后因丰年而喜悦的心情,表达了对辛勤劳动后的满足与自豪。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和赞赏。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萧皋别业竹枝词十首·其五

东村西村姑恶啼。家家麦熟黄云齐。

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0)

小至

天涯除客子,何者却飘蓬。

病待微阳起,诗怜小至穷。

峰阴分鬼火,溪北断渔筒。

闷坐梅花下,吹来酿雪风。

(0)

闲居春闲二首·其一

世为沧海客,安有野鸥嗔。

开户来新月,留花答暮春。

青山歌送鸟,白眼醉看人。

此外生涯事,君其问水滨。

(0)

黄金台

昭王灵气久疏芜,今日登台吊望诸。

一自蒯生流涕后,几人曾读报燕书。

(0)

边词十三首·其九

汉军争看绣裲裆,十万弯弧一女郎。

唤起木兰亲与较,看他用箭是谁长。

(0)

村居二首·其一

闲倚绳床看落晖,疏林烟霭暮霏微。

云边丘陇牛羊下,水外蒹葭雁鹜飞。

白草乱填村舍路,清霜浓缀野人扉。

无端短鬓垂垂老,暂得幽栖愿莫归。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