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仁宗皇帝词·其三》
《挽仁宗皇帝词·其三》全文
宋 / 金君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慈俭身先治道间,未尝论罚不从宽。

成功日比尧年盛,与子人知夏鼎安。

凭几遗音伤万古,抱弓衔恨泣千官。

昭陵柏老伊川竭,宫掖三千泪始乾。

(0)
注释
慈俭:慈爱节俭。
治道:治理之道。
论罚:讨论惩罚。
宽:宽大。
成功:成就。
尧年:唐尧时代的盛世。
夏鼎:象征国家稳定的宝鼎。
凭几:倚着几案。
遗音:遗留的教诲。
伤万古:令万世感伤。
泣千官:让官员们痛哭。
昭陵:唐朝皇帝的陵墓。
伊川:河流名,这里代指时间。
宫掖:皇宫。
泪始乾:泪水才开始干涸。
翻译
以慈爱节俭为先,治理之道从未苛刻,宽大处理惩罚。
如今的成就日益兴盛,如同唐尧时代般繁荣,百姓安宁如夏鼎稳固。
倚着几案传下的遗训,令万世感伤,官员们怀恨痛哭。
昭陵的老柏树见证了岁月流逝,宫中的泪水直到三千人流尽才干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金君卿为哀悼仁宗皇帝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仁宗皇帝的慈俭风范和治国之道。首句“慈俭身先治道间”赞扬了仁宗以身作则,推行仁政,他的宽容和慈爱体现在对臣民的教化和惩罚上。接着,“未尝论罚不从宽”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宽厚。

诗人将仁宗的功绩与古代贤君尧帝相提并论,称颂他的盛世局面,“成功日比尧年盛”,表达了对仁宗治国有方的敬仰。他与百姓的关系如同夏禹治水般和谐,“与子人知夏鼎安”,寓意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然而,仁宗的离世让人心痛,“凭几遗音伤万古”,人们怀念他的教诲如琴瑟之音,长久回响在历史长河中。他的去世使得“抱弓衔恨泣千官”,朝廷上下皆因失去明君而悲痛万分。

最后,诗人通过“昭陵柏老伊川竭,宫掖三千泪始乾”描绘了陵墓前的老柏树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宫中的三千嫔妃也因悲痛而泪水干涸,表达了对仁宗皇帝深深的哀思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仁宗皇帝高尚品德和业绩的深情缅怀。

作者介绍

金君卿
朝代:宋

宋饶州浮梁人,字正叔。仁宗庆历间进士。累官知临川、江西提刑、度支郎中。治“五经”,长于《易》。有《易说》、《金氏文集》。
猜你喜欢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

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

园庐二友接,水竹数家连。

直与南山对,非关选地偏。

草堂时偃曝,兰枻日周旋。

外事情都远,中流性所便。

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

余亦幽栖者,经过窃慕焉。

梅花残腊月,柳色半春天。

鸟泊随阳雁,鱼藏缩项鳊。

停杯问山简,何似习池边。

(0)

送人从军

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

今君渡沙碛,累月断人烟。

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

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

(0)

游栖霞寺

养花天气近平分,瘦马来敲白下门。

晓色未开山意远,春容犹淡月华昏。

琅琊冷落存遗迹,篱舍稀疏带旧村。

此地几经人聚散,只今王谢独名存。

(0)

秋浦寄内

我今寻阳去,辞家千里馀。

结荷倦水宿,却寄大雷书。

虽不同辛苦,怆离各自居。

我自入秋浦,三年北信疏。

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

有客自梁苑,手携五色鱼。

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

江山虽道阻,意合不为殊。

(0)

高士咏·其三十二黔娄先生

黔娄蕴雅操,守约遗代华。

淡然常有怡,与物固无瑕。

哲妻配明德,既没辩正邪。

辞禄乃馀贵,表谥良可嘉。

(0)

落叶

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

世上谁惊尽,林间独扫频。

萧骚微月夜,重叠早霜晨。

昨日繁阴在,莺声树树春。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