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和山房十咏·其六》
《自和山房十咏·其六》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尺寸功名几短长,区区驰骛等空忙。

皮毛尽剥丹心在,世味风霜已饱尝。

(0)
注释
尺寸:大小、程度。
功名:名声、地位。
几短长:或长或短,难以确定。
区区:微不足道,形容不值一提。
驰骛:奔走追求。
空忙:徒劳无功的忙碌。
皮毛:比喻表面的东西。
尽剥:完全剥去。
丹心:赤诚的心,比喻真心实意。
世味:人世间的滋味,包括酸甜苦辣。
风霜: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饱尝:充分体验,深深感受。
翻译
追求功名的长短如何衡量,不过是徒然忙碌一场。
即使外表剥落,内心的热情依然燃烧,世间辛酸苦辣我都已尝遍。
鉴赏

这首诗是对个人功名成就的反思与淡然态度的抒发。"尺寸功名几短长,区区驰骛等空忙"表明了对于个人的功业成就不再计较,不再追求虚无缥缈的世间繁华。"皮毛尽剥丹心在"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真理或信仰的坚守,尽管外界可能有诸多考验和磨难,但精神核心保持不变。最后,"世味风霜已饱尝"显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已经历经沧桑,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从而获得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诗中蕴含深邃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名利、功业以及个人信仰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在。通过这样的表述,诗人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体现了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秋夜雨

秋夜雨,秋夜雨。

马悲草死桑乾路,雁啼木落潇湘浦。

声声唤起故乡情,历历似与幽人语。

初来未信鬼啾唧,坐久忽觉神凄楚。

一时感慨壮心轻,百斛蒲萄为谁举?

山林岂无豪放士,江湖亦有饥寒旅。

凝愁拥鼻不成眠,檠孤燄短寒花吐。

秋夜雨,秋夜雨。

今来古往愁无数,谪仙倦作夜郎行。

杜陵苦为茅屋赋,只今村落屋已无。

岂但屋漏无乾处,凋馀老稚匍匐走。

哭声不出泪如注,谁人知有此情苦?

秋夜雨,秋夜雨。

赤县神州皆斥卤,长蛇封豕恣纵横。

麟凤龟龙失其所,耕夫钓叟意何如?

梦入江南毛发竖,余生听惯本无事,今乃云何惨情绪。

排门四望云墨黑,纵有空言亦何补。

秋夜雨,秋夜雨,何时住?

我愿扫开万里云,日月光明天尺五。

(0)

春日草堂奎章照磨林彦广惠酒二首·其一

江南三月春始足,桃花杏花参差开。

溪云入屋夜生雨,山瀑近床晴殷雷。

读书吊古有何益,行道济时无此才。

多谢奎章老文伯,时时携酒草堂来。

(0)

夏云峰

做修持。应不在、端坐子午双时。

铅汞自然要结,只用真慈。

捷中玄径,谁会得、独我怡怡。

密妙放、闲闲坦荡,微细推移。渐令灵曜吐奇。

变霞彩、光艳还照相随。盖缘昔堪宜。

白云深处,元正是、地肺明师。

便许共、丹霄直上,同处无为。

(0)

定风波

昔日嘉山第一程。今朝臣海载清清。

重泛瑶池真得得,盈盈。昂头堪认自家声。

玉浪银波别景致,琼涛朱溜作高名。

涌出白莲花一朵,呈呈。馨香直入大罗城。

(0)

西江月

我爱西岩气势,连山带土丰肥。青松绿柳嫩依依。

更有名花异卉。春水涓涓声细,秋阳烨烨光辉。

此中不用上天梯。便是仙家景致。

(0)

一剪梅.下山

为爱前高自觉过。天生阻隔,不放冲和。

前头何处道缘深,无福清闲,有分奔波。

老也功亏一任魔。长春教语,慎勿蹉跎。

自来达道学仙人,功也无多。行也无多。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