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萝月》
《忆萝月》全文
清 / 高士奇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马头残月,暂别黄金阙。

一路秋山枫落叶,到向菊花时节。

江鲈二尺新烹,年来最系归情。

桂棹棠舟渔浦,持螯持酒谁争。

(0)
鉴赏

此诗《忆萝月》由清代诗人高士奇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独自行旅的画面。首句“马头残月”便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夜景,残月挂在马头之上,暗示着旅途的孤独与漫长。接着,“暂别黄金阙”一句,以“黄金阙”象征繁华与权势,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暂时的告别。

“一路秋山枫落叶,到向菊花时节”两句,将季节的更迭与自然景色的变换巧妙融合,枫叶飘落,菊花盛开,既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也暗含了时光流逝的感慨。枫叶与菊花作为秋季的代表性植物,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也寓意着岁月的轮回与生命的更迭。

“江鲈二尺新烹,年来最系归情”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家乡美食——江鲈的烹饪,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江鲈二尺新烹,不仅美味可口,更是连接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归乡之情,成为他心中最难以割舍的情感寄托。

最后,“桂棹棠舟渔浦,持螯持酒谁争”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生活场景。桂棹棠舟代表了诗人理想的归隐生活,渔浦则是其栖息之地,持螯持酒则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与满足。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整体而言,《忆萝月》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高士奇

高士奇
朝代:清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高士奇早年家贫,后在詹事府做记录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为内阁中书,领六品俸薪,住在赏赐给他的西安门内。 高士奇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谥文恪。他平生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等。
猜你喜欢

南楼令

翠幔挂银钩。天寒自倚楼。有闲情、不替春愁。

只许梅花能写照,明月底,展吟眸。拂砚暗香留。

裁笺冷艳收。检金荃、旧谱重修。

笙璈十二栏干曲,还梦到,碧城不。

(0)

菩萨蛮.寄司兰六姊

池塘春草如丝碧。同怀千里关山隔。何处是维扬。

眉头暗锁长。迢迢双鲤集。慰我时相忆。

江上采芙蓉。秋来明月中。

(0)

江南好·其五来鸥阁

池边阁,卅六野鸥闲。

曲渚忘机随意戏,画栏久狎傍人眠。与结水云缘。

(0)

如此江山.残月

分明消尽恹恹样,堪怜一痕无主。

愁不禁秋,瘦难成影,耐得几多酸楚。前踪漫数。

已负了团圞,休言眉妩。

挨到而今,料应灵药亦无补。

前身曾做底事,累青天碧海,长伴风露。

曲绕肠回,黯拚魂断,险胜银湾遥阻。催残禁鼓。

似斜倚薰笼,夜凉凝雾。扶起零丁,有怀谁共诉。

(0)

如梦令.送许香滨归洞庭词,闺友赠言

欲计山行行未。刚被东风吹起。

一阵一心酸,吹得侬怀如醉。憔悴。憔悴。

暗把珍珠滴碎。

(0)

江城子.试灯日,将诸孤郊南谒墓,归舟遇雨

半篙春水搦蓝罗。嫩烟拖。皱微波。

点点丝丝、细雨又相和。

比我今朝双眼泪,流不尽,是谁多。

韶华锦片任閒过。蹙愁蛾。奈愁何。

忆得年时、此夜正酣歌。

戏綵含饴灯似昼,难道是,在南柯。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