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消尽恹恹样,堪怜一痕无主。
愁不禁秋,瘦难成影,耐得几多酸楚。前踪漫数。
已负了团圞,休言眉妩。
挨到而今,料应灵药亦无补。
前身曾做底事,累青天碧海,长伴风露。
曲绕肠回,黯拚魂断,险胜银湾遥阻。催残禁鼓。
似斜倚薰笼,夜凉凝雾。扶起零丁,有怀谁共诉。
分明消尽恹恹样,堪怜一痕无主。
愁不禁秋,瘦难成影,耐得几多酸楚。前踪漫数。
已负了团圞,休言眉妩。
挨到而今,料应灵药亦无补。
前身曾做底事,累青天碧海,长伴风露。
曲绕肠回,黯拚魂断,险胜银湾遥阻。催残禁鼓。
似斜倚薰笼,夜凉凝雾。扶起零丁,有怀谁共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哀婉的画面,通过“消尽恹恹”、“一痕无主”的形象,渲染出一种孤寂与愁苦的情绪。诗人以“愁不禁秋,瘦难成影”表达内心的沉重与无助,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季节变化巧妙结合,使得情感更加深沉。
“前踪漫数,已负了团圞,休言眉妩”,诗人回顾过往,感叹曾经的美好已经逝去,无法挽回,连眉间的柔情也难以言表,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无奈。接下来,“挨到而今,料应灵药亦无补”,表达了对现状的无力感,即使寻求灵丹妙药也无法改变当前的困境。
“前身曾做底事,累青天碧海,长伴风露”,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前世,追问自己所做之事为何会累及天地间的一切,不得不长久地承受风露之苦,这种自责与反省,增添了诗作的深度和哲理性。
“曲绕肠回,黯拚魂断,险胜银湾遥阻”,诗人用曲折的肠回、黯淡的魂断,以及与遥远银湾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暗示着即使面对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难,内心仍有一线希望或挣扎。
最后,“催残禁鼓,似斜倚薰笼,夜凉凝雾”,诗人以“禁鼓”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紧迫,而“斜倚薰笼,夜凉凝雾”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是在等待着某种结局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命运的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恻恻离帆动,尽前途,云悲月吊,花迎鸟送。
抛却擘笺分咏客,自去闲吟冷讽。
非昔日,豪情浪涌。
细觅金焦山石底,有古人,遗泪和苔冻,谁解得,醒耶梦。
少年逸气难羁控,半生来,零缣退笔,埋成荒冢。
万事输人时命舛,那值鸿毛轻重,也不为,琴弦悲痛。
安得飞身瑶阙上,踏空冥,手把双丸弄,千古恨,与君共。
大笑苍天,任劳劳磨转,十万馀年。
愚公山石烂,王母鬓华添。况我辈,俗情牵。
一觉小游仙,从今后,落花茵溷,莫道因缘。
闲庭莎草如毡,问扁舟何处,海上成连。
寒梅霜后健,群鸟日高眠。
除绮语,养清恬,身世莫凄然。
倩天孙,银河汲水,净浣云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