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尘满莱芜甑,堂横单父琴。

人皆知饮水,公辈不偷金。

梁狱书因上,秦台镜欲临。

独醒时所嫉,群小谤能深。

即出黄沙在,何须白发侵。

使君传旧德,已见直绳心。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真诚相待的情谊以及对于世事的超脱态度。开篇“尘满莱芜甑,堂横单父琴。”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荒废的场景,莱芜甑可能是指庭院中的一处高地,上面积满了尘土,而“堂横单父琴”则表明一把古琴横置在空旷的大厅之中。这里传递出一种物是人非、凄凉孤寂的氛围。

接着“人皆知饮水,公辈不偷金。”这两句强调了诗人朋友的高尚品格,人们都知道喝水的道理,即便利时要有所节制,而他的朋友(“公辈”)则从不做违背操守的事情,不会贪图非分之财。这里表达的是对朋友忠诚守信、清廉自守的一种赞美。

下文“梁狱书因上,秦台镜欲临。”诗人通过古代梁王狱中读书和秦穆公台上磨镜的历史典故,来暗示自己或友人的高洁品行以及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这里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自我修养的情怀。

“独醒时所嫉,群小谤能深。”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些不理解他的人的感慨。在清醒之际,他感到一种孤独和被误解,这些“群小”即那些浅薄、小人,他们的毁谤往往能够深入人心,令人痛心。

接下来,“即出黄沙在,何须白发侵。”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的超然态度。在黄沙漫卷之时,他认为不需要等到头发变白才去做些什么,这里“黄沙”和“白发”都可以象征时间的流逝以及生命的有限,诗人在强调要及早行动,不必拖延。

最后,“使君传旧德,已见直绳心。”诗人通过提到使君(可能指官职或尊称)传承古代美好的德行,并表明自己已经洞察了那些正直无私的心灵。在这里,他在赞扬那些能够保持正直和纯洁品质的人,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评价。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展现了他对于朋友、世事以及自我修养等多方面的思考。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将自己的哲理和情怀融入到这首诗中,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时代的共鸣。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跋符发所录上蔡语二首·其二

符君天秀擢炎方,茧足担簦学北方。

不是澹庵谪南海,姓名那得许芬香。

(0)

跋袁起岩所藏兰亭帖

南朝千载有斯人,拈出兰亭花草春。

俛仰之间已陈迹,至今此纸尚如新。

(0)

铜雀砚

摸索陶泓不忍研,阿瞒故物尚依然。

浪传铜雀檐间瓦,恐是金凫海底砖。

(0)

晚步追凉二首·其一

老眼偏明远岫孤,夕阳故遣树阴疏。

蝉鸣叶底无寻处,随意闲行偶见渠。

(0)

寄题荆南抚干胡仲方公廨信美楼·其二

古有仲宣今仲方,二楼分贮一秋江。

散愁幸有杯中月,莫下南窗下北窗。

(0)

南斋前梅花二首·其二

朝朝蚤起挂南窗,要看梅花试晓妆。

两树相挨前后发,老夫一月不烧香。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