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湎事诗书,回回起忧叹。
忧叹何嗟及,缅思古姬旦。
吐食意已殷,执贽何缱绻。
山高不谢壤,海深纳澌漫。
澌漫既无遗,何况江与汉。
千秋长已矣,梦寐见颜面。
沈湎事诗书,回回起忧叹。
忧叹何嗟及,缅思古姬旦。
吐食意已殷,执贽何缱绻。
山高不谢壤,海深纳澌漫。
澌漫既无遗,何况江与汉。
千秋长已矣,梦寐见颜面。
这首诗名为《杂诗(其四)》,是明代诗人胡直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臣姬旦的深切缅怀之情,以及对知识与道德的追求与执着。
首句“沈湎事诗书”点明了诗人沉浸于学问之中,对诗书的热爱与追求。接着,“回回起忧叹”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感叹,这种情感并非空泛,而是有所指向的。诗人通过“忧叹何嗟及,缅思古姬旦”这两句,将个人的情感寄托在对古代贤臣姬旦的怀念上,表达了对姬旦智慧与品德的敬仰。
“吐食意已殷,执贽何缱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道德的坚守。这里的“吐食”和“执贽”分别比喻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道德的遵循,而“意已殷”和“何缱绻”则强调了这种追求的强烈和执着。
“山高不谢壤,海深纳澌漫”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象征人的心胸与境界,山高不因土壤而减低其高度,海深能容纳一切水流,以此表达诗人希望自己的心胸如山海般宽广,能够包容万物,接纳不同的思想与情感。
最后,“澌漫既无遗,何况江与汉”两句,通过比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知识与道德的追求之深,即使像江河一样广阔,也难以完全涵盖。这不仅是对姬旦的追忆,也是对自己理想境界的向往。
“千秋长已矣,梦寐见颜面”则是诗人对姬旦形象的深刻记忆,即使在千年之后,诗人依然能在梦中见到姬旦的面容,表达了对姬旦的无限敬仰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崇敬之情,以及自己在学问与道德上的不懈追求。
天孙望河鼓,杳眇河西东。
参旗映天梁,欻作秋夕逢。
人生风马牛,未害心期同。
章侯大雅士,抱负难形容。
平生万卷读,会意春冰融。
小迟风云期,未剖琳琅胸。
我顷诵清句,神驰水朝宗。
识面胜闻名,论文得新功。
烱彼如意珠,来自仙者宫。
径作君苗焚,执笔吾热中。
荒学顾何取,目昏鬓已童。
惟应得石友,天用慰涂穷。
铢两作低昂,举世皆此心。
羡君松柏操,不受霜雪侵。
向来车笠誓,岁寒迄能寻。
肮脏吾何取,振拔意弥深。
天才有贤否,宦路岐升沈。
鼎贵听新渥,叠来当好音。
我草贺缄处,碧溪映青林。
祝公小婆娑,未宜轻分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