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眼偏明远岫孤,夕阳故遣树阴疏。
蝉鸣叶底无寻处,随意闲行偶见渠。
老眼偏明远岫孤,夕阳故遣树阴疏。
蝉鸣叶底无寻处,随意闲行偶见渠。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晚步追凉二首·其一》。诗中通过老人在傍晚时分的漫步,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情怀。
“老眼偏明远岫孤”,这里的“老眼”指的是年迈之人的眼睛,但这双眼睛却能清晰看到远处的山峰,显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和深切情感。同时,“远岫孤”也隐含着诗人内心中的一种孤独与超脱。
“夕阳故遣树阴疏”,这是说傍晚时分,太阳的光线变得柔和,它似乎有意让树木的影子变得稀疏。这不仅描绘出一个美丽的自然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蝉鸣叶底无寻处”,蝉是夏季常见的一种昆虫,它们躲在树叶下鸣叫,声音清脆却又难以寻觅。这两句通过蝉鸣声的描述,进一步加强了诗中自然景观与生灵共存的意境。
“随意闲行偶见渠”,诗人在闲适的散步中,偶然间看到一条小溪流。这里的“随意”和“偶见”都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而“渠”则是自然景观中的一个细节,增添了整首诗的生动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晚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态度。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到了一份宁静与满足,这种情怀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常常追求的境界。
韶华易促。早帘幕封尘,佩环零玉。
燕子多情,也伴主人幽独。
不向乌衣觅偶,度春秋、依然孤宿。
一任文禽比翼,趁晴波双浴。忆当年、旧巢相对筑。
更冲雨衔泥,同栖华屋。新雏初学语,喜呢喃声熟。
忽被晓风吹散,泣离鸾、断弦难续。
只影悲鸣花下,总愁红怨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