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君礼罢阅秦碑,长啸天门驾赤螭。
苍海一杯檐际落,齐州九点镜中窥。
白云不散丈人石,青鸟还来王母祠。
汉主若求封禅草,文园消渴老明时。
元君礼罢阅秦碑,长啸天门驾赤螭。
苍海一杯檐际落,齐州九点镜中窥。
白云不散丈人石,青鸟还来王母祠。
汉主若求封禅草,文园消渴老明时。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登泰山(其一)》描绘了元君祭祀后登临泰山的壮丽景象。首句"元君礼罢阅秦碑"暗示了祭祀活动的庄重,随后"长啸天门驾赤螭"展现了登山者豪迈的气概,如同驾驭红色蛟龙般穿越天门。"苍海一杯檐际落"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泰山之高,仿佛将大海一饮而尽,映入眼帘的是齐州大地如九点星罗在镜中闪烁。
"白云不散丈人石"借白云缭绕的意境,烘托出泰山的仙气与神秘,"丈人石"则象征着古老的泰山神灵。"青鸟还来王母祠"引用神话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暗示此处是神仙往来之地。最后,诗人以"汉主若求封禅草,文园消渴老明时"收尾,表达了对盛世的期盼,希望在这样的明君时代,能够实现封禅大典,成就一番文治武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出泰山的雄伟壮观,以及诗人对盛世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登高抒怀之情。
九九之年逢降庆,生年生日同时。
金花紫诰鬓银丝。乞身香火地,日戏老莱衣。
浑舍集成千岁会,子孙三世庭闱。
共将春酒祝金卮。蟠桃三月暮,莫怪看花迟。
候蛩探暝,书雁寄寒,西风暗剪绡织。
报道凤城催钥,笙歌散无迹。冰轮驾,天纬逼。
渐款引、素娥游历。夜妆靓,独展菱花,淡绚秋色。
人在涌金楼,漏迥绳低,光重袖香滴。
笑语又惊栖鹊,南飞傍林阒。孤山影,波共碧。
向此际、隐逋如识。梦仙游,倚遍霓裳,何处闻笛。
乔木生云气。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战舰东风慳借便,梦断神州故里。旋小筑、吴宫闲地。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溅清泪。
遨头小簇行春队。步苍苔、寻幽别坞,问梅开未。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此心与、东君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怀此恨,寄残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