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张肖甫时备兵天雄·其三》
《寄张肖甫时备兵天雄·其三》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边隅今不耸,赵魏近何如。

晓色收烽燧,秋声傍羽书。

投醪雕马水,凭轼昼熊车。

高宴军中乐,题诗一寄予。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寄张肖甫时备兵天雄》组诗中的第三首。通过此诗,欧大任表达了对友人张肖甫的深切关怀与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边疆安宁的期待和对国家军事准备的关注。

首联“边隅今不耸,赵魏近何如”,开篇即点明主题,以边疆的安宁对比昔日的紧张局势,询问友人所在之地赵魏(泛指北方边境地区)的情况如何,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颔联“晓色收烽燧,秋声傍羽书”描绘了一幅边塞清晨的宁静景象,烽火已熄,战事平息,秋风轻拂,传递着和平的信息。这里的“烽燧”象征战争的警报,“羽书”则是紧急军报的代称,两词的使用巧妙地传达了从战乱到和平的转变。

颈联“投醪雕马水,凭轼昼熊车”进一步描绘了边疆地区的日常生活场景。士兵们在休息时饮马饮水,白天则驾车巡逻,既体现了军队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边疆的稳定与秩序。这里“投醪”意为投酒于河,供马饮水,是一种传统的军中习俗,象征着对马匹的爱护与士兵的关怀。“凭轼”指倚靠车前横木,表示士兵在巡逻或休息时的状态。

尾联“高宴军中乐,题诗一寄予”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军中举行盛大的宴会,以此庆祝边疆的和平,并通过题诗的方式将这份喜悦与友人分享。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也表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疆从战乱到和平的转变,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安宁与友情的共同追求。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侍香金童

天壤之间,荡荡无拘束。一二襟期资野服。

何处会心宜卜筑。万壑松风,一溪寒玉。

炯茅堂、澹炷漫炉香味馥。听雅奏、云和尘外曲。

列岫窗分真面目。未到蓬瀛,乃平生足。

(0)

桃源忆故人.别故人

客亭折尽垂杨柳。马箠堤边无有。唱彻阳关杯酒。

别我平生友。男儿得意须回首。鸟兔东飞西走。

临发不堪分手。恋恋君知否。

(0)

水调歌头.守岁

六十一年似,窗隙白驹驰。

人家守岁痴计,明日怕容辞。

万事才堪一笑,何必朱颜年少,谁不侮吾衰。

只看屠酥酒,先酌襁中儿。无以为,闲檃括,谪仙诗。

人生日日浑醉,百岁以为期。

三万六千场耳,一日杯倾三百,巧历算能推。

试问自今去,余有几何卮。

(0)

浣溪沙.舟中纪事

白发年来自笑余。孔方从有绝交书。

谁怜多病曲生疏。

两岸行人争抵掌,谁家舟上载篮舆。

江南休问看山无。

(0)

蓦山溪

男儿一志,莫把初心退。

决正处贞廉,把狂心、一齐割弃。

随缘任运,云水作生涯,青松下,翠筠中,别有真滋味。

清虚恬淡,便是余生计。

气定自神和,迸玄珠、出离坎位。

殷红璨璨,仿佛入离宫,通上下,照十方,摄境归心地。

(0)

木兰花慢

恃平生豪气,冲星斗,渺云烟。

记楚水湘山,吴云越月,频入诗篇。

皎洁剑光零乱,算几番、沉醉乐花前。

□种仙人瑶草,故家五色云边。芙蓉金阙正需贤。

诏下九重天。念满腹琅玕,盈襟书传,人正韶年。

蟾宫近传芳信,□姮娥、娇艳待诗仙。

领取天香第一,纵横礼乐三千。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