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向滩头坐,钟声出翠微。
岩低溪月小,烟重岫云肥。
古树群鸦噪,高天一雁飞。
急流镫影乱,知有钓鱼矶。
晚向滩头坐,钟声出翠微。
岩低溪月小,烟重岫云肥。
古树群鸦噪,高天一雁飞。
急流镫影乱,知有钓鱼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在溪边停泊时所见的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景象。首联“晚向滩头坐,钟声出翠微”以静谧的氛围开场,夕阳西下,诗人独坐于溪滩之上,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仿佛从翠绿的山峦中飘出,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颔联“岩低溪月小,烟重岫云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朦胧。岩石低矮,溪边的月亮显得小巧,轻烟笼罩,山间的云朵变得丰盈,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细腻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恬淡与沉思。
颈联“古树群鸦噪,高天一雁飞”则通过对比手法,将喧闹与宁静交织在一起。古树下乌鸦的嘈杂叫声与高空中孤雁的飞翔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力,又映射出诗人对孤独与自由的向往。
尾联“急流镫影乱,知有钓鱼矶”以动态的画面收束全诗。湍急的水流中,灯火的倒影摇曳不定,似乎预示着不远处有钓鱼的石矶存在。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沉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傍晚溪边的宁静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雅脱俗的艺术风格。
睿略皇威远,英风帝业开。
竹林方受位,薤露忽兴哀。
静塞妖星落,和戎贵主回。
龙髯不可附,空见望仙台。
苍生期渐泰,皇道欲中兴。
国用销灵像,农功复冗僧。
冕旒辞北阙,歌舞怨西陵。
惟有金茎石,长宵对玉绳。
谢公日日伤离别,又向西堂送阿连。
想到越中秋已尽,镜河应羡月团圆。
北津杨柳迎烟绿,南岸阑干映水红。
君到襄阳渡江处,始应回首忆羊公。
心尽玉皇恩已远,迹留江郡宦应孤。
不知壮气今何似,犹得凌云贯日无。
瘴鬼翻能念直心,五年相遇不相侵。
目前唯有思君病,无底沧溟未是深。
柯亭之椽不复得,蕲州黄竹今尚存。
苍崖翠壁产修干,千顷萧索烟云昏。
羌人眼力发天巧,长笛裁成凤膺饱。
老龙馀响出空星,欲喷炎天作秋晓。
西湖夜寂凉风生,山头一钩新月明。
商声恓悲羽声壮,行子忽忽难为情。
时无绿珠清音激皓齿,野王临风三弄亦已矣。
唯有愁端无古今,举刀不断东流水。
深闺兰灯照空床,笛声不如离恨长。
曲终人散一惆怅,回首江山非故乡。
万事浮云过寥廓,且醉杯中琥珀薄。
君不见玉管横吹黄鹤楼,江城五月梅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