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盏从容对圣贤,笑谈未了意悽然。
折腰我既惭陶令,肆志公宜学仲连。
三沐三熏嗟已晚,一觞一咏乐馀年。
人穷愈甚诗方好,留取珠玑向后传。
洗盏从容对圣贤,笑谈未了意悽然。
折腰我既惭陶令,肆志公宜学仲连。
三沐三熏嗟已晚,一觞一咏乐馀年。
人穷愈甚诗方好,留取珠玑向后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和韩毅伯述怀》。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古圣贤之德的追崇和自我修养的反思,以及对友人韩毅伯的赞赏与交流。
"洗盏从容对圣贤,笑谈未了意悽然。"
此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在闲暇时光,从容不迫地阅读古代圣贤之书,与友人进行轻松愉快的讨论,但话题深入,情感流露,令人产生淡淡的忧伤。
"折腰我既惭陶令,肆志公宜学仲连。"
诗人自谦自己不如古代陶渊明之高洁,对于友人的鼓励与期许,则认为他应该效仿古代贤士,如孔子门徒中的仲弓。
"三沐三熏嗟已晚,一觞一咏乐馀年。"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尽管已经年迈,但仍能享受生活中的一些小愉悦,如沐浴、熏香和品酒等。
"人穷愈甚诗方好,留取珠玑向后传。"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即在困顿中诗意更加深刻,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成为珍贵的遗产,流传于后世。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淡泊以及对于友情和文学创作的热爱。
消得几番别,添与十分愁。
人生碌碌无味,岁月去难留。
浪说山川灵秀,终是困人成事,有志未能酬。
智慧两无用,不栉恨悠悠。滞长安,怜季子,敞貂裘。
风尘谁识英俊,何处觅封侯。
挽鹿尚虚初愿,梦犬犹存厚望,生计拙营谋。
富贵尔何物,双鬓不禁秋。
几叶华严,五千道德,今归一家。
喜丹炉烧罢,长留诗卷,蒲团坐破,不著袈裟。
称意如斯,无忧果尔,消受朝岚与夕霞。
披图处,羡人间清福,几个如它。东风兰又生芽。
正欢喜、庭前绕膝哗。
写心中静境,半桥流水,眼前真趣,万树梅花。
三味同参,夙根顿悟,却索芜词到绛纱。
拈枝笑,把江毫剩彩,分与些些。
畅游悰、匆匆几日,西风重打归桨。
扁舟一叶斜阳里,帆影和云摇漾。岚岫敞。
看倒映、波心远黛延秋爽。萧萧送响。
更蓼溆飞烟,芦汀卷雪,寒色动苍茫。
天涯路,陈迹都如梦想。独怜鸥侣无恙。
疏疏秃柳长亭外,眉际都添愁况。闲眺赏。
向蓬背、弦诗顿觉吟怀旷。乡关试望。
指野水平桥,一灯红处,晚渡杂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