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叶华严,五千道德,今归一家。
喜丹炉烧罢,长留诗卷,蒲团坐破,不著袈裟。
称意如斯,无忧果尔,消受朝岚与夕霞。
披图处,羡人间清福,几个如它。东风兰又生芽。
正欢喜、庭前绕膝哗。
写心中静境,半桥流水,眼前真趣,万树梅花。
三味同参,夙根顿悟,却索芜词到绛纱。
拈枝笑,把江毫剩彩,分与些些。
几叶华严,五千道德,今归一家。
喜丹炉烧罢,长留诗卷,蒲团坐破,不著袈裟。
称意如斯,无忧果尔,消受朝岚与夕霞。
披图处,羡人间清福,几个如它。东风兰又生芽。
正欢喜、庭前绕膝哗。
写心中静境,半桥流水,眼前真趣,万树梅花。
三味同参,夙根顿悟,却索芜词到绛纱。
拈枝笑,把江毫剩彩,分与些些。
此诗《沁园春·题拈花微笑图》由清代诗人孙云鹤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禅宗故事画面。诗中以“几叶华严,五千道德”开篇,巧妙地将佛教的教义融入其中,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喜丹炉烧罢,长留诗卷,蒲团坐破,不著袈裟。”诗人通过描述修行者在丹炉炼丹后,留下诗卷,坐在蒲团上,不穿袈裟的情景,展现了修行者的自由与超脱。接着,“称意如斯,无忧果尔,消受朝岚与夕霞。”进一步描绘了修行者在自然美景中享受生活的宁静与满足。
“披图处,羡人间清福,几个如它。”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这种清净生活状态的羡慕,认为能够拥有如此生活的人是少数。接下来,“东风兰又生芽。正欢喜、庭前绕膝哗。”描绘了春天到来,兰草新生,庭前欢声笑语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喜悦。
“写心中静境,半桥流水,眼前真趣,万树梅花。”诗人通过描绘心中的静谧景象和眼前的自然之美,表达了对生活真谛的追求与发现。“三味同参,夙根顿悟,却索芜词到绛纱。”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深奥的理解与领悟,以及对文字表达的追求。
最后,“拈枝笑,把江毫剩彩,分与些些。”以轻松幽默的方式结束全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以手中的树枝为笑料,用剩余的笔墨创作,分享给他人,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艺术创作精神。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融合了自然景观、禅宗思想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艺术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与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