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长人静。刮地东风紧。冷逼罗帱眠未稳。
难遣离愁千顷。起来闲倚窗纱。夜深谁拨琵琶。
听得小鬟私语,月钩初上梅花。
宵长人静。刮地东风紧。冷逼罗帱眠未稳。
难遣离愁千顷。起来闲倚窗纱。夜深谁拨琵琶。
听得小鬟私语,月钩初上梅花。
这首《清平乐·冬夜偶成》由清代诗人袁绶所作,描绘了一幅冬夜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
“宵长人静。刮地东风紧。”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环境,长夜漫漫,万籁俱寂,强劲的东风呼啸着掠过大地,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凛冽的氛围。
“冷逼罗帱眠未稳。难遣离愁千顷。”接着诗人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在寒冷中难以入眠的情景,被子似乎也感受到了寒冷,紧紧地包裹着身体,却无法驱散内心的离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客观的物象赋予了主观的情感色彩,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起来闲倚窗纱。夜深谁拨琵琶。”主人公起身,无意间倚靠在窗边,夜深人静之时,远处传来琵琶的声音,这声音仿佛是夜的低语,又像是远方友人的安慰,给孤独的主人公带来一丝慰藉。
“听得小鬟私语,月钩初上梅花。”最后两句,诗人通过一个小鬟的私语和初升的月亮映照下的梅花,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冬夜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孤独、离愁以及对美好事物渴望的深刻感受。
庙社如今,谁复问、夏松殷柏。
最苦是、二江涂脑,两淮流血。
壮士气虹箕斗贯,征夫汗马兜鍪湿。
问孙吴、黄石几编书,何曾识。青玉锁,黄金阙。
车万乘,骓□匹。看长驱万里,直冲燕北。
禹地悉归龙虎掌,尧天更展鹍鹏翼。
指凌烟、去路复何忧,关山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