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浙从公久。十馀年、衙参听政,槐厅邂逅。
抚字催科分殿最,不愧吾民慈母。
偶绾此、铜章墨绶。
一载章安初莅治,便商量、小试栽花手:去思颂,万民口。
两家同是忠宣后。念鲰生、同居皖籍,他乡聚首。
敬梓恭桑偏谊笃,略分言情希有。
竟不料、来朝马走。
他日龙湫来揽胜,待洪崖、再挹浮邱袖。
论文字,一樽酒。
两浙从公久。十馀年、衙参听政,槐厅邂逅。
抚字催科分殿最,不愧吾民慈母。
偶绾此、铜章墨绶。
一载章安初莅治,便商量、小试栽花手:去思颂,万民口。
两家同是忠宣后。念鲰生、同居皖籍,他乡聚首。
敬梓恭桑偏谊笃,略分言情希有。
竟不料、来朝马走。
他日龙湫来揽胜,待洪崖、再挹浮邱袖。
论文字,一樽酒。
这首词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洪炳文所作,以送别友人余挺生赴任乐清为背景。词中表达了对余挺生的赞扬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两浙从公久",开篇即称赞余挺生在浙江任职多年,表现出对他的敬仰和对其政务才能的认可。"衙参听政,槐厅邂逅"描绘了他们在官署中相遇的情景,体现了公务繁忙中的偶然相交。
"抚字催科分殿最,不愧吾民慈母",进一步赞美余挺生为官公正,对待百姓如同慈母般关怀,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责任感。"一载章安初莅治,便商量、小试栽花手",暗示他在章安初任时就展现出治理才能,且有艺术修养,希望他能以巧妙的方式推动地方发展。
"去思颂,万民口",预祝余挺生离任时百姓会铭记其恩德,表达了对他的深深祝福。接下来,词人提到两家同为忠宣后裔,强调了他们共同的家族荣誉感和深厚的友谊。
"敬梓恭桑偏谊笃",表达了对同乡之情的重视,"略分言情希有"则感叹他们的友情难得。"竟不料、来朝马走",意指余挺生突然离去,出乎词人的意料。最后,词人期待将来能与余挺生一同游历名胜,共论诗文,共享美酒,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词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愿,也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地方官员职责的理解。
志乖多感物,临眺更增愁。
暑候虽云夏,江声已似秋。
雪遥难辨木,村近好维舟。
莫恨归朝晚,朝簪拟胜游。
梯山航海几崎岖,来谒金陵薜大夫。
毛发竖时趋剑戟,衣冠俨处拜冰壶。
诚知两轴非珠玉,深愧三缣恤旅途。
明日过江风景好,不堪回首望勾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