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戎马暗青山,自窜江村水岛间。
错置渔湾排信地,横栽虎落抵重关。
兵残蜗角频搔首,乐阕龙宫一破颜。
倚杖步檐还失笑,天街毕昴若为班?
十年戎马暗青山,自窜江村水岛间。
错置渔湾排信地,横栽虎落抵重关。
兵残蜗角频搔首,乐阕龙宫一破颜。
倚杖步檐还失笑,天街毕昴若为班?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的《后秋兴八首》中的第五首,创作于九月初二日,泛舟吴门之时。全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历经战乱后的内心世界和对时局的感慨。
首联“十年戎马暗青山,自窜江村水岛间”,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经历了十年的战争,山河破碎,自己也流离失所,隐居在江边的小村庄与水岛之间,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岁月的深切回忆和对动荡生活的无奈。
颔联“错置渔湾排信地,横栽虎落抵重关”,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荒凉景象,渔湾错落,仿佛信步可至,但又如同虎落一般,阻挡着通往外界的道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隔绝感。
颈联“兵残蜗角频搔首,乐阕龙宫一破颜”,通过“兵残”、“蜗角”、“乐阕”、“龙宫”等意象,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以及诗人面对战乱后的哀伤与无奈。搔首,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破颜,则是形容诗人因战乱而失去的笑容,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的精神状态。
尾联“倚杖步檐还失笑,天街毕昴若为班?”以“倚杖步檐”描绘了诗人独自行走的情景,虽有“失笑”,却也透露出一丝自我解嘲的意味。最后两句“天街毕昴若为班?”则以天上的星辰比喻人间的纷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战乱年代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一片凉飔,半规新月,绿阴浓树。
看舞风、宫袖低翻,素手弄香,都是幻云疑雨。
记得采莲浑如梦,对芳草、池塘怀谢浦。
蝉声切,尽肠转九回,心系千缕。龙团试茶味苦。
听花影、吹笙人笑语。
更踏歌联臂,齐呼赤凤,狂香如许。
露滴翠桐伤秋意,问身在、谁家深院宇。
罗衫涴,几回首、画楼春絮。
病足难良走。忆年时、北窗小隐,倦眠清昼。
啸傲烟霞如面壁,英气消磨何有。
倚修竹、美人翠袖。
不料天风吹别泪,付青镫、黄绢嗟辛受。
凉意下,倩无酒。浮生缰锁谁参透。
凭亚阑、莲香偷送,嫩秋时候。
高柳栖蝉频唱晚,顾影犹怜娇秀。
幸未把、裙腰困瘦。
乞借冰奁溶火魄,纵情绦、缚虎凭纤手。
襟抱展,暖人寿。
北郭连云,东临契水,兰堂雪快霞晴。
飞燕巢梁,差池几度曾惊。
梧桐秋雨铜驼泣,早尘空、金谷无声。剩荒陵。
何处垂杨,那里流莺。
废园乔木言兵厌,怅辋川图咏,太白诗盟。
何日重来,春风拾翠盈盈。
平泉花事西州泪,洒閒愁、枉是多情。切眸凝。
缨濯沧浪,锦绣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