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湖杂感》二十首·其十七》
《《西湖杂感》二十首·其十七》全文
明 / 钱谦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珠衣宝髻燕湖滨,翟茀貂蝉一样新。

南国元戎皆使相,上厅行首作夫人。

红灯玉殿催旌节,画鼓金山压战尘。

粉黛至今惊毳帐,可知豪杰不谋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畔的一幅华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性的装扮与地位的尊贵。首句“珠衣宝髻燕湖滨”,以珠光宝气的衣饰和精致的发髻,勾勒出女子的华丽形象,她们在湖边聚会,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情。接着,“翟茀貂蝉一样新”进一步强调了这些装饰品的新颖与高贵,仿佛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南国元戎皆使相,上厅行首作夫人”两句,将场景扩展至更广阔的背景,暗示这些女子不仅仅是普通的贵族,她们可能与权力阶层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能在某些场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上厅行首,即在重要场合中担任领导或主持的角色。

“红灯玉殿催旌节,画鼓金山压战尘”描绘了一种壮观而充满活力的场面。红灯与玉殿的对比,以及画鼓与金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某种庆典或仪式正在进行,而“催旌节”则可能意味着活动的热烈进行,或是某种荣誉的传递。

最后,“粉黛至今惊毳帐,可知豪杰不谋身”表达了对这些女子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她们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这里的“粉黛”指的是化妆,而“毳帐”则是指简陋的帐篷,这种对比显示了她们虽然身处奢华之中,但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这不仅是对她们个人魅力的赞赏,也是对她们智慧和情感深度的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女性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独特的风采和地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这一群体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作者介绍
钱谦益

钱谦益
朝代:明   字:受之   号:牧斋   籍贯:东涧老   生辰:1582—1664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
猜你喜欢

集句联

欢喜坚固,保我金玉;福禄祺祉,乐以笑歌。

(0)

临终自题联

启予足,启予手,八十年临深履薄;

不怨天,不尤人,三千界鱼跃鸢飞。

(0)

刈草

春至万汇长,庭草更荣敷。

空宇积梧叶,扫除给樵苏。

秉性恶荒秽,尘杂非所愉。

好雨润时至,欣然理沟渠。

灌蔬幸巳熟,挈瓮常与俱。

民生畏离乱,不得长欢娱。

苟获守丘壑,抱耒岂言劬。

嬉游竟良月,聊复效黄虞。

(0)

十四科头·其七色空不二

法性本无青黄,众生谩造文章。

吾我说他止观,自意扰扰颠狂。

不识圆通妙理,何时得会真常?

自疾不能治疗,却教他人药方。

外看将为是善,心内犹若豺狼。

愚人畏其地狱,智者不异天堂。

对境心常不起,举足皆是道场。

佛与众生不二,众生自作分张。

若欲除却三毒,迢迢不离灾殃。

智者知心是佛,愚人乐往西方。

(0)

悟道颂

普光初学道,无边世界动。

回天复转地,并入一毛孔。

(0)

题酒店楼壁绝句八首·其三

仲任书卷尽,平君不数充。相逢何以慰?

细酌对春风。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