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其十六洞庭》
《浣溪沙·其十六洞庭》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0)
注释
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翻译
从湘江走到尽头便抵达了洞庭湖,楚天辽阔,远处是数座青翠的山峰。傍晚的湖面,风平浪静,船头旌旗上的飘带纹丝不动。
水湾处红色的蓼草就像纷乱的丝织品,跃出水面的双尾白鱼就像玉刀一样明亮。夜深渐凉,停泊下来的船的影子遮盖了稀疏的星星的倒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湖光山色图景。"行尽潇湘到洞庭",开篇即设定了诗人行至潇湘、洞庭一带,潇湘是古代对汨罗江、湘江的总称,而洞庭则指的是洞庭湖,皆位于今天的湖南省境内。这里通过“行尽”二字,传达出诗人旅途中不断前行直至抵达目的地的情景。

"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则描绘了广阔的楚地天空之下,几座山峰挺立,其间绿树成荫,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眼中的自然美景,也映射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里的“阔处”表达了一种开阔与辽远的感觉,而“数峰青”则是对那片宁静之地的一种视觉上的描绘。

"旗梢不动晚波平",诗人通过对船只上旗帜及梢头的描述,传递了一种静谧与和谐的情境。这里的“旗梢”通常指的是船上的桅杆末端,而“不动晚波平”则说明了晚间湖面上的水波极为微小,几乎是平静无澜的状态。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水乡风光。这里的“红蓼”指的是一种生长在水中的植物,而“一湾纹缬乱”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植物在湖湾中繁茂而有序的生长状态。紧接着,“白鱼双尾玉刀明”一句,则描绘了一种清晰可见的水下世界,其中的“白鱼”可能是对鱼类或其他水生物的形容,而“双尾玉刀明”则用来比喻这些生物在清澈透明的水中游动时所呈现出的优雅姿态。

最后,“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则将读者带入到了夜幕降临之际,诗人所乘坐的船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而湖面上的倒影与天空中的繁星交相辉映。这里的“夜凉”传达了一个宁静而清凉的夜晚气氛,“船影浸疏星”则通过对船影与星光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意象的叠加,不仅展现了洞庭湖的自然风光,更透露出诗人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情怀。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癸卯追感正月十五事

正月端门夜,金舆缥缈中。

传觞三鼓罢,纵观万人同。

警跸声如在,嬉游事已空。

但令千载后,追咏太平功。

(0)

陈动之秘丞挽辞二首·其二

人间三十六,追逐孔鸾飞。

似欲来为瑞,如何去不归。

琴樽已寂寞,笔墨尚光辉。

空复平生友,西华岂易依。

(0)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二御沟

渺渺金河涨欲平,数支分绿报清明。

常萦辇路漂花去,更引流杯送酒行。

静见金舆穿树影,清含玉漏过墙声。

衰颜一照自多感,回首江南春水生。

(0)

呈陈和叔二首·其一

数椽生草覆莓苔,一径墙阴斸雪开。

王吉囊衣新徙舍,杖藜从此为君来。

(0)

叶致远置洲田以诗言志次其韵二首·其二

若将有限计无涯,自困真同算海沙。

随顺世缘聊戏剧,莫言河渚是吾家。

(0)

袅如垂线软如茵,古渡蒙茸映烧痕。

解憾有情迷雾雨,恣生闲地杂兰荪。

绿铺春色围荒寺,远衬斜阳接钓村。

波翻别浦情无尽,日下重楼望欲迷。

独鸟自飞烟漠漠,行人不驻雨凄凄。

王孙何事征鞍晚,兰泽空闻杜宇啼。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