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动之秘丞挽辞二首·其二》
《陈动之秘丞挽辞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人间三十六,追逐孔鸾飞。

似欲来为瑞,如何去不归。

琴樽已寂寞,笔墨尚光辉。

空复平生友,西华岂易依。

(0)
注释
人间:世间。
三十六:泛指众多。
追逐:追赶。
孔鸾: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飞:飞翔。
似欲:好像想要。
瑞:吉祥的事物。
去:离开。
不归:不回来。
琴樽:琴和酒杯,代指宴乐生活。
寂寞:冷清。
尚:仍然。
光辉:光彩。
空复:徒然。
平生:一生。
友:朋友。
西华:可能指某个地方或文化象征,这里可能暗示京城或其他重要之地。
岂易:哪里容易。
依:依托,依靠。
翻译
世间有三十六种美好,如同追逐孔鸾展翅飞翔。
似乎想要带来吉祥,为何离去而不回还。
琴酒已经寂寞无声,但笔墨仍然闪烁着光芒。
只剩下往昔的朋友,西华之地,哪里是轻易可以依托之处。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怀念与离别的情感。"人间三十六,追逐孔鸾飞"中,"三十六"可能指的是一个虚构的数字,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事物,而"追逐孔鸾飞"则象征着追寻美好的东西或时光,但这份追求似乎总是遥不可及。"似欲来为瑞,如何去不归"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之情,它们似乎愿意成为吉祥的象征,却又无法永驻。

接下来的"琴樽已寂寞,笔墨尚光辉"则描绘了一种文化艺术的孤独与坚持。古代士人常以琴棋书画自娱自乐,但此处的"琴樽"却显得寂寞,而"笔墨"却仍然保持着光辉,这或许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个人理想的执着。

最后两句"空复平生友,西华岂易依"则表达了一种对于朋友和往日时光的怀念。"空复"意味着徒然地回忆,而"平生友"则是指那些一生中重要的人。"西华"通常用来形容远方或理想之地,"岂易依"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难以重返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个人情感和文化艺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于过往美好的怀念与追求,以及面对未来的不易和执着。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酬董文玉宫谕过访用前韵

三径秋风草乱生,候门连日讶官旌。

云霄回首十年别,甲第联名两世情。

剩水残山宜老朽,玉堂金马属豪英。

海乡昨夜人争道,南斗文光烛地明。

(0)

杏庄春游次帘山韵三首·其二

花径残红扫不空,庭前双鹤自开笼。

一帘柳絮飞晴雪,十里湖堤卧采虹。

农饷依稀村巷北,渔歌欸乃水云中。

放舟直过余支曲,兰桨轻摇溯远风。

(0)

再叠前韵二首答雪湖·其一

湖头新涨拍天时,万口同声互出奇。

硬语如闻独乐乐,微生容有不平私。

松涛杂雨翻空远,池草经春入梦迟。

寥落水乡人境别,且凭鼓吹代催诗。

(0)

雨后再过山庄述怀呈雪湖六首·其一

平湖新涨驶轻船,芳草添茵惬醉眠。

车马尘空山郭路,桑榆景好夕阳天。

过墙浊酒来村市,同颖嘉禾出甫田。

水底蛙声真鼓吹,夜来和雨更喧然。

(0)

京口遇乡人闻得曾孙喜而有作·其一

人报丹山又一雏,客途尊酒足欢娱。

传家敢谓多阴德,对镜无烦镊白须。

归去庭前添玉树,閒来掌上弄明珠。

郑公事业吾惭比,旧笏惟应付阿谟。

(0)

小仙寿意为魏二尹题

王母西池启寿筵,群仙歌舞正喧阗。

是谁来献蟠桃实,请问湖南吴小仙。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