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董文玉宫谕过访用前韵》
《酬董文玉宫谕过访用前韵》全文
明 / 谢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三径秋风草乱生,候门连日讶官旌。

云霄回首十年别,甲第联名两世情。

剩水残山宜老朽,玉堂金马属豪英。

海乡昨夜人争道,南斗文光烛地明。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迁所作的《酬董文玉宫谕过访用前韵》。诗中描绘了秋风萧瑟,草木零落的景象,以“三径秋风草乱生”开篇,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沉的氛围。接着,“候门连日讶官旌”一句,通过官府的旌旗,暗示了来访者的身份和尊贵,同时也反映了主人对来访者的意外与惊喜。

“云霄回首十年别,甲第联名两世情”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来访者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两人分别多年后的重逢之感。这里不仅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蕴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剩水残山宜老朽,玉堂金马属豪英”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与权贵生活的不同态度。前者“剩水残山”象征着年老体衰后的淡泊与宁静,后者“玉堂金马”则代表了权力与荣华,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最后,“海乡昨夜人争道,南斗文光烛地明”两句,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场景,通过“人争道”和“文光烛地明”的描述,既表现了来访者受到的热烈欢迎,也暗含了对知识与文化的推崇。同时,将“南斗文光”与“烛地明”相联系,进一步强化了对文学与智慧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来访者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谢迁
朝代:明

(1449—1531)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
猜你喜欢

依韵酬献陈州王密学见寄二首·其二

忆昨驱车始向西,樊川又见菊花期。

滞留旧幕嗟今日,淡笑清樽记昔时。

屡辟滥充宾客晚,厚恩惭报主人迟。

淮南卧治那能久,天子怀贤入梦思。

(0)

依韵和酬留别

魏国山河气自雄,殊方客子一身穷。

灵文独富肝脾内,秀句连成咳唾中。

细数旧游如俯仰,俄惊新别又西东。

郡侯早晚论高行,懒就秋闱望至公。

(0)

次韵和秋扇

形如圆月色欺霜,曾许佳人掩面藏。

袁守扬风方慰惬,班姬中道忽悲凉。

自知掌握初经用,岂顾尘埃此暂伤。

只恐来年清暑殿,别将纨素上君堂。

(0)

次韵公胜早梅

昨夜寒梅忽一枝,早如常岁合开时。

欲冬天地恩先及,未雪园林色易知。

世眼已教容易赏,晓风何用再三吹。

若论霜菊无多晚,只此春葩苦较迟。

(0)

长老凤师新作四照亭以其环顾洞彻无纤翳碍目故名云从予乞诗因即其说以寄题

大士安禅外,孤亭旷望中。

物无形可遁,心与境俱通。

日月光应倍,江山气更雄。

宁须面壁坐,到此即观空。

(0)

苦旱二首·其一

垄上痿人卧槁苗,频年郡国诉诸朝。

雨师不为苍生起,只纵晴虹作旱妖。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