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元亮羞为宰,乞米平原例有书。
小子不才宁足论,古人今日定何如。
白鸥浩荡难驯没,玄鸟翛疏各逝徂。
纳手知寒强自惜,饥餐犹喜一丸虚。
折腰元亮羞为宰,乞米平原例有书。
小子不才宁足论,古人今日定何如。
白鸥浩荡难驯没,玄鸟翛疏各逝徂。
纳手知寒强自惜,饥餐犹喜一丸虚。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黄节所作,题为《偶成》。黄节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自嘲,以及对于古人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折腰元亮羞为宰,乞米平原例有书。"
这里诗人以"折腰"比喻低头屈服于官场,"元亮"或许指的是历史上的贤良之臣,而今己身却不得不屈尊降贵去做一些不愿为之事,如求米等日常琐碎之事,这种行为在古人的眼中或许是有文书可循的,但对黄节来说,自己已经无法达到古人那种崇高的品格和境界。
"小子不才宁足论,古人今日定何如。"
诗人自谦为"小子",表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谈论这些大事,对于古人的评价也只能是自我安慰,因为在现实面前,黄节感到自己与古人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和不如。
"白鸥浩荡难驯没,玄鸟翛疏各逝徂。"
这里借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对自由和远大的向往。"白鸥"和"玄鸟"都是指代着某种高洁或不羁的存在,它们在浩瀚的天地间翱翔,难以驯服,也无法捕捉,这正如诗人内心对于自由和高尚境界的向往。
"纳手知寒强自惜,饥餐犹喜一丸虚。"
黄节用"纳手知寒"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艰难,甚至连温暖都难以寻觅,只能在极度贫困中勉强自保,"饥餐犹喜一丸虚"则表达了即使是吃到一点点食物,也只能感到一种虚幻的满足,因为这种满足是如此短暂和不真实。
总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清末近现代初期社会动荡中个人命运与价值观的困顿,表达了一种对于个人的无力感和对过去美好传统的怀念。黄节通过这组诗句,展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不甘平庸,以及对于自由、尊严和文化传承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