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卯追感正月十五事》
《癸卯追感正月十五事》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正月端门夜,金舆缥缈中。

传觞三鼓罢,纵观万人同。

警跸声如在,嬉游事已空。

但令千载后,追咏太平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ǐmǎozhuīgǎnzhèngyuèshíshì
sòng / wángānshí

zhèngyuèduānménjīnpiǎomiǎozhōng

chuánshāngsānzòngguānwànréntóng

jǐngshēngzàiyóushìkōng

dànlìngqiānzǎihòuzhuīyǒngtàipínggōng

注释
端门:皇宫的正门。
金舆:装饰华丽的皇家车辆。
缥缈:形容景象朦胧,若有若无。
传觞:古代宴会传递酒杯的游戏。
警跸:皇帝出行时的警戒和清道。
嬉游:游乐、嬉戏。
太平功:指国家安定、社会繁荣的功绩。
翻译
正月十五夜晚,皇宫端门灯火辉煌。
饮酒游戏直到三更,万民共同观赏。
尽管警卫的声音还在耳边,昔日的欢愉已成空。
只愿千百年后,人们还能追忆那太平盛世的功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正月十五日夜晚的宫廷盛宴,诗人通过对这场宴会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赞美。

"金舆缥缈中" 一句,形象地描述了皇帝乘坐的金辇经过时的庄严与威仪。"传觞三鼓罢" 表示宴会已经进行到第三个更次,即宴会的高潮部分,而"纵观万人同" 则展示了一场万众瞩目的盛大景象。

警跸声是指皇帝出行时前导官员发出的通告声音,虽已过去,但在诗人心中依旧清晰可闻。然而,宴会已经结束,"嬉游事已空" 表达了一种宴罢人散后的寂寞。

最后两句"但令千载后,追咏太平功",则是诗人的夙愿:希望这场盛宴和太平盛世的美好能够流传千古,让后人能够追忆并赞颂。这不仅是对当下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未来的殷切期望。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赠李户部孟川

不识干将利,聊看试象犀。

使君监楚饷,五月渡淮齐。

逸气凌黄鹤,高才亚碧鸡。

襄阳閒点笔,传满白铜鞮。

(0)

八月一日舟下漓江

云间千壑泻漓川,日下孤帆出晓烟。

万里行踪始安岭,九秋晴望泬寥天。

江山故作殊方色,道路今酬逐客缘。

风洞星岩应可到,还家嬴取故人怜。

(0)

戊寅元日

闰腊逢元晷自长,乍晴暄日趱年芳。

当阶雪浥桃枝透,隔户风传竹气香。

笼内乾坤吾独放,镜中勋业鬓先苍。

北游春色随龙辇,生意何由即万方。

(0)

除夕写怀呈毛使君

昼日凄凄风色严,晚登云阁漫开帘。

山河不逐年华改,天地空悲老鬓添。

随俗香灯消独夜,近人星斗下虚檐。

微吟暗忆乘骢使,綵笔迎春几自拈。

(0)

望少林次韵

三十六峰云气通,何峰寺西何者东。

林岩霜横远亦静,烟岚日破重还空。

千山尽历暮转碧,一树不落秋能红。

渐闻钟声出杳霭,得路谁怜马仆功。

(0)

怀五岳山人黄勉之

吴下元多士,黄生更妙才。

心常在五岳,名巳动三台。

系自汝南出,文从西汉来。

各天难见汝,翘首独徘徊。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