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金河涨欲平,数支分绿报清明。
常萦辇路漂花去,更引流杯送酒行。
静见金舆穿树影,清含玉漏过墙声。
衰颜一照自多感,回首江南春水生。
渺渺金河涨欲平,数支分绿报清明。
常萦辇路漂花去,更引流杯送酒行。
静见金舆穿树影,清含玉漏过墙声。
衰颜一照自多感,回首江南春水生。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宴景象的诗篇,通过精致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
开篇“渺渺金河涨欲平”一句,以“渺渺”的水面描绘出河流舒缓宽广的意象,“涨欲平”则透露出春天水位上升却未至喧嚣之势,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与生机。紧接着“数支分绿报清明”不仅勾勒出柳条随风轻摇的情景,而且通过“报清明”,暗示了时序已至春末或将入夏初,万物复苏之际。
第三句“常萦辇路漂花去,更引流杯送酒行”,诗人以“常萦”形容树木繁茂的景象,“辇路漂花去”则是春风吹拂下的花瓣随车轮滚动而去,表现出一种生生不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画面。后半句中的“流杯送酒行”,既描绘了游宴之乐,也隐含着诗人对生活闲适享受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静见金舆穿树影,清含玉漏过墙声”更显得宁静而富有层次。其中“静见金舆穿树影”,通过“静见”二字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气氛,而“金舆”则可能指代官船或贵族所乘之物,穿梭于树荫之间,展现了春日游宴的舒适与尊贵。紧接着“清含玉漏过墙声”,不仅塑造了一种超脱尘世、静谧深邃的氛围,而且通过“玉漏”这一精致物象,更增添了一份高雅。
末了两句“衰颜一照自多感,回首江南春水生”,诗人在这里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衰颜”表达了岁月留下的痕迹与心中的感触,而“一照”则是指诗人偶尔抬头望向自然之美,引发内心深处的共鸣。最后“回首江南春水生”,不仅通过对故土江南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景象的怀念,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美好意象的春日世界,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沉思。
江山无古今,阐发自我辈。
心期得地胜,有目皆一快。
负郭西缭川,众流翕以汇。
水光开三面,结屋此其最。
嚣尘划清漪,景象极爽垲。
泓澄湛寒碧,潭影尤可爱。
岩前列烟树,翠色联不解。
盘坳石下瞰,林立错奇怪。
雄观喜新获,旷境了无碍。
人谋孰使然,天作若有待。
学宫尔多士,游息于此在。
岂但濯尔缨,亦可湔尔佩。
翛然鱼在藻,行矣鲲化海。
维兹渊靓名,妙处默领会。
中庸至矣夫,智者乐在内。
水德本无虚,人心亦清洒。
即物以察己,致之不在大。
清源堪疏瀹,世虑涤昏昧。
曾子浴乎沂,不出一唯外。
淡乎贾傅心,或可分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