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张周玉峨眉山行》
《和张周玉峨眉山行》全文
宋 / 吴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支筇更上最高峰,浮出修眉翠扫空。

雪汁半消岩路口,苔衣倒挂树林中。

异禽语已非人世,香草名应系国风。

晚色渐侵衣袂冷,恍疑身在蕊珠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zhōuéméishānxíng
sòng / yǒng

zhīqiónggèngshàngzuìgāofēngchūxiūméicuìsǎokōng

xuěhànbànxiāoyánkǒutáidǎoguàshùlínzhōng

qínfēirénshìxiāngcǎomíngyìngguófēng

wǎnjiànqīnmèilěnghuǎngshēnzàiruǐzhūgōng

翻译
手持竹杖攀登至顶峰,山色如黛映空翠澄净。
积雪融化露出岩石道路,青苔倒挂在林间枝头。
奇异鸟鸣声已非人间,芳香草木名字似出自古风。
夜色渐深衣衫感到寒意,仿佛置身于仙界蕊珠宫中。
注释
支筇:手持竹杖。
最高峰:山顶。
修眉:秀美的山峦。
翠扫空:翠绿如黛的天空。
雪汁:融化的雪水。
苔衣:覆盖着苔藓的树木。
树林中:树林深处。
异禽:罕见的鸟类。
非人世:超凡入圣的声音。
香草:香气四溢的草本植物。
国风:古代中国的诗歌风格。
晚色:傍晚的天色。
侵衣袂:浸染衣袖。
恍疑:恍若。
蕊珠宫:神话中的仙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峨眉山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美景与诗人情感的交融。开篇“支筇更上最高峰”表明诗人继续攀登至山之巅,而“浮出修眉翠扫空”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如同女子修饰的秀眉,翠绿欲滴,似乎要触及天空。接下来的“雪汁半消岩路口,苔衣倒挂树林中”生动展示了融化的雪水和覆盖在岩石与树木上的苔藓,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诗中的“异禽语已非人世”表明这里的鸟鸣声与尘世不同,仿佛进入了一片超然的境界。而“香草名应系国风”则暗示这些自然景物不仅美丽,而且承载着民族文化的气息。

最后两句“晚色渐侵衣袂冷,恍疑身在蕊珠宫”表达了时间流逝、天色变幻之中,诗人感受到了凉意,同时心中产生了一种仿佛置身于仙境(蕊珠宫)的迷惘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作者介绍

吴泳
朝代:宋   字:叔永   籍贯:潼川   生辰: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

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重游净慈忆沅禅师

慧日峰前阁,重来百感增。

空存黄面老,不见白头僧。

道偈书犹在,埋铭刻未曾。

有诗行已久,何必上传灯。

(0)

春日独坐言怀

昔日欢娱忆此身,名园歌舞接芳辰。

蛰雷夜送催花雨,香径春迷斗草人。

合沓楼台形势壮,风流莺燕语言新。

眼前旧物浑狼藉,休怪提壶劝客频。

(0)

书画舫和铁崖韵

春水画船如屋里,船头吹笛隔花闻。

并刀落手碎玉斗,椰蜜分香属紫云。

上客日传金帖子,美人夜织锦回文。

高堂醉卧氍毹月,肯信东家帐有蚊。

(0)

奉和太常博士柳公浦阳十咏诗·其二南江夕照

目尽江南送夕阳,空明直下接鱼梁。

千重云岫连平远,五色霜林映渺茫。

孤鹜倒飞天上下,长虹高卧水中央。

白云红稻多秋思,付与诗翁了醉乡。

(0)

出猎图

燕支花开春日晖,从官游骑去如飞。

分明一段龙沙景,白雁黄羊好打围。

(0)

续?二十首·其二习舞

《十六天魔》教已成,背反莲掌苦嫌生。

夜深不管排场歇,尚向灯前踏影行。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