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东吴带楚皋,频年醉眼送飞毛。
沧洲露白蒹葭满,甲第秋声蟋蟀高。
九日天涯桑落酒,三军城上柘黄袍。
试观汉后诗人作,独觉遗风属阮陶。
南越东吴带楚皋,频年醉眼送飞毛。
沧洲露白蒹葭满,甲第秋声蟋蟀高。
九日天涯桑落酒,三军城上柘黄袍。
试观汉后诗人作,独觉遗风属阮陶。
这首诗描绘了南越、东吴与楚地相连的开阔景象,诗人醉眼朦胧中遥望远方,感叹时光飞逝。秋天的芦苇荡中露水晶莹,豪华府邸里传来秋虫的鸣叫。在重阳佳节之际,身处天涯,只能借桑落酒消愁,而城头的士兵身着柘黄色战袍,增添了悲壮气氛。诗人反思历史,特别提到汉代之后的诗人,认为只有阮籍、陶渊明的作品能体现出那个时代的遗风。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事变迁和传统文化的感慨。
神娲踏云补天去,遗下一团苍黑天。
千年万年乾不得,长带盘古青紫烟。
玉工剖天天化石,石内星精有馀魄。
雕光发炯成禹璧,海王川后输玄液。
帝青呵雾坤倪湿,匣月不开太阴泣。
破天残缺无人补,一穴丝丝漏春雨。
空藏老石磨今古,补天何时与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