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霜月绊花魂,人立苍苔静掩门。
早岁春光催及半,残宵寒梦去无痕。
香浮江渚难寻渡,酒熟山家别有村。
我亦西湖老居士,莫将檀板细评论。
漫天霜月绊花魂,人立苍苔静掩门。
早岁春光催及半,残宵寒梦去无痕。
香浮江渚难寻渡,酒熟山家别有村。
我亦西湖老居士,莫将檀板细评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冬日景象。首句“漫天霜月绊花魂”,霜月满天,似乎连花的灵魂都被这寒冷的月色所束缚,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人立苍苔静掩门”一句,画面更加静谧,一个人站在青苔之上,门前静悄悄的,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寂静之中。
“早岁春光催及半,残宵寒梦去无痕。”这两句对比鲜明,前句回忆往昔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后句则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与梦境的消逝,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香浮江渚难寻渡,酒熟山家别有村。”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江边的香气难以追寻,或许象征着美好事物的不可触及;而山村里酒熟的温暖,却另有一番天地,给人以安慰和希望。
最后,“我亦西湖老居士,莫将檀板细评论。”诗人自比为西湖的老隐士,表达了对生活的淡泊和对世事的超脱态度,同时也劝告他人不要过于苛求或评论生活中的种种,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人生深刻的感悟,以及在面对生命无常时的超然态度。
闲来古寺欲忘归,无奈征尘染素衣。
绿叶云稠荒涧水,白云青湿旧禅扉。
窗涵远色明丹篆,钟冒岚烟入翠微。
盛世登封今已矣,断碑无语对斜晖。
渭城杨柳已青青,强住行人听渭城。
不问使车归路远,且从樽酒满杯倾。
相逢洮塞休兵后,此去秦州照眼明。
若立螭头借前箸,且教充国事春耕。
受廛均宅亩,寸矩渐经营。
湖泛轻舟遁,峰排老岫嵘。
牧之推上第,吏部绝心兵。
列爵分全服,和声奏大庭。
暂辞侯马贵,聊抚帝弦清。
黍在谷为重,鸡缘德胜鲭。
无功须满斗,仲雅计全升。
顾我穷难送,如公福正荣。
惠施书已富,陵也句初鸣。
径醉相逢乐,亡聊一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