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杨柳已青青,强住行人听渭城。
不问使车归路远,且从樽酒满杯倾。
相逢洮塞休兵后,此去秦州照眼明。
若立螭头借前箸,且教充国事春耕。
渭城杨柳已青青,强住行人听渭城。
不问使车归路远,且从樽酒满杯倾。
相逢洮塞休兵后,此去秦州照眼明。
若立螭头借前箸,且教充国事春耕。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行人被美丽的杨柳所吸引,停下脚步聆听渭城之声的情景。诗人通过“强住行人”三个字,传达了一种难以抗拒的自然景色,杨柳已呈现出迷人的青绿色泽,仿佛在召唤着过往的旅人。
“不问使车归路远,且从樽酒满杯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不去思考归途的遥远,只是尽情地从容举杯,尽情品味生命中的每一刻。
“相逢洮塞休兵后,此去秦州照眼明。”诗人的心中似乎有着深深的忧虑,可能是在反思战乱后的和平时光,或许是在期待着未来某个地方(秦州)的明媚景象。
最后两句“若立螭头借前箸,且教充国事春耕。”则是对朋友王棫的勉励,希望他能够像螽斯一样坚韧不拔,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屹立不倒,并且要积极参与国家的事务,就如同春天里的耕耘一般充满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人著书不得已,书成身废良可叹。
若使勋名照竹帛,何为雕琢愁肺肝。
君尝为余述师授,斯语闻之汪文端。
因言年少治经义,独于三礼心尤单。
瓣香欲祝北海郑,苦读每笑南阳韩。
中年通籍习吏事,回鴹凤阁迁农官。
农官急务在心计,抉剔常恐遭欺谩。
即不被议且归去,小谪总荷君恩宽。
秋风莼鲈久相待,南国鸣雁何时安。
还家一笑奉菽水,赖有文字娱酸寒。
君看仕宦得意人,罢官忽若无余欢。
人生得失未可较,海鸥奚事侪鹓鸾。
因君致声问匡鼎,说《诗》之乐何般般。
居鄛一言三户起,新城一言重瞳死。
可怜二老真英雄,提挈项刘如孺子。
汉诚天授楚天亡,大义所存世莫当。
不然缟素三军众,未必乌骓百战强。
楚人自古怀忠信,涕泣君臣同一烬。
角黍蛟龙湘水深,荒陵风雨郴山峻。
茅屋萧椮石虎悲,攀登犹有牧羊儿。
但闻东海田横岛,不见江南义帝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