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五咸》
《十五咸》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满林秀色映松杉,西竺先生经一函。

雪岭开残迂冻腊,早春疏影到千岩。

山中有客堪餐石,月下何人曳素衫。

且抱閒情恣幽赏,香台云外共諵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雅的山林图景。首句“满林秀色映松杉”,以“满”字展现林中景色之丰富,以“秀色”形容林木之美,通过“映”字将阳光与松杉的色彩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而生动的画面。接着,“西竺先生经一函”一句,巧妙地引入了佛教文化元素,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

“雪岭开残迂冻腊,早春疏影到千岩”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前句描述冬日雪岭的寒冷景象,后句则转为早春时节,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影,洒在千岩之上,一冷一暖,一静一动,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

“山中有客堪餐石,月下何人曳素衫”两句,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山中隐士的生活场景,一个“餐石”的细节,既体现了隐士生活的简朴,也暗示了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月下何人曳素衫”则勾勒出一位穿着素衣的女子在月光下行走的优雅形象,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最后,“且抱閒情恣幽赏,香台云外共諵諵”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香台云外共諵諵”一句,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祥和与宁静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齐天乐.题紫霞女史画兰卷子

绣床昼永杨花卷,金炉暗消香篆。

燕影低帘,莺声绕树,睡起绿窗人懒。沉沉深院。

乍困倚熏笼,戏拈斑管。

半响凝思,素绡闲向晚风展。

梅寒竹瘦菊淡,幽怀无著处,聊寄湘畹。

浅晕微烘,纤豪侧吮,忘把口脂痕染。风欹雨偃。

似空谷幽人,这回重见。潇洒灵韵,楚江春正晚。

(0)

菩萨蛮

疏帘燕去芳菲歇。梧桐门掩清秋月。羁客梦难成。

暗虫啼到明。薄霞消醉脸。灯淡银屏掩。

风露小阑干。画楼寒漏残。

(0)

菩萨蛮.画牡丹花瓣

软烟薄雾妆才就。年华不解伤春瘦。相见画栏边。

风丝兜佩环。春宫三十六。双燕飞还宿。

辜负玉漏恩。簪花先断魂。

(0)

念奴娇.渡扬子江作

大江东去,好乘风破浪,扁舟一叶。

滉漾锦帆争渡险,滚滚怒涛如雪。

香雾微茫,寒波浩渺,都助襟胸阔。

水窗闲眺,辽天大地皆彻。

犹若身在冰壶,如萍似絮,转透愁千叠。

此去乡关,知渐远、心与江流同咽。

隐现金焦,去来潮汐,掩映浮双阙。

海门一调,离怀歌向明月。

(0)

忆江南.秋闺

梧桐落,瞬息又经秋。

几阵清风花满径,一帘斜照月当楼。往事任悠悠。

(0)

天仙子.韵石山房

山馆玲珑凉翠滴。风泉韵绕岩前石。

池台竹树几经年,何处觅。词人笔。

划破云根苔藓迹。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