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仙子.韵石山房》
《天仙子.韵石山房》全文
清 / 萧恒贞   形式: 词  词牌: 天仙子

山馆玲珑凉翠滴。风泉韵绕岩前石。

池台竹树几经年,何处觅。词人笔。

划破云根苔藓迹。

(0)
鉴赏

这首《天仙子·韵石山房》由清代诗人萧恒贞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山间景致。

“山馆玲珑凉翠滴”,开篇便以“玲珑”二字形容山中小屋的精致与雅致,加之“凉翠滴”三字,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清凉与生机,更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绿意与清新。这样的起句,既勾勒出空间的特色,又为全诗营造了宁静而富有生命力的氛围。

“风泉韵绕岩前石”,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自然景观。风吹过泉水,发出悦耳的声音,在岩石周围回荡,形成一种和谐的旋律。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元素赋予情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池台竹树几经年,何处觅。词人笔”,这一句则转而思考时间的流逝与艺术的传承。池塘、亭台、竹林、树木,这些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景物,见证了岁月的变迁。然而,在这变迁之中,词人之笔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记录了历史,也传递了情感。这里的“词人笔”,不仅指具体的文学作品,更象征着文化传承的力量。

“划破云根苔藓迹”,最后以“划破”二字,形象地表达了词人笔触的穿透力,如同一把锐利的剑,穿透了云层,触及到苔藓覆盖的岩石,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艺术创作力量的赞美,强调了文字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留下永恒的痕迹。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山间景色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探讨了艺术与时间的关系,以及文字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萧恒贞
朝代:清

萧恒贞,字月楼,高安人,芗泉方伯妹,山西泽州知府丹徒周天麟室,天麟亦工词,闺中唱和,人以赵管比之。
猜你喜欢

乞衣

五柳先生诗乞食,乞衣我亦赋哀情。

一堆敝絮封鸡骨,半卷残书拥墨卿。

堪叹鹑随原宪老,谁分绨使范雎生。

孤村僵卧无人问,冷落芙蓉照水明。

(0)

渡洛口望二室怀登封叶慕庐明府

我从洛口渡,马首万芙蓉。

念子弹琴处,门前翠几重、云开分少室,月出正中峰。

夜半吟诗罢,时闻岳顶钟。

(0)

水涨平后散步登北城作二章·其一

裹云坐清昼,压水眠黄昏。

素壁不留滓,今有新苔痕。

暄暄渐生日,稍稍堪出门。

漉漉江湖泥,烂烂胶巷村。

饥乌识人饿,不来屋角翻。

下投落叶堆,乱啄枯木根。

似感翼尚完,劳据仍天恩。

民生有转机,未妨乞食存。

八月御重裌,于理当已温。

何以风略吹,悚然凉心魂。

(0)

昨岁允南省诸臣之请命于开春南巡寻以偏灾虑妨赈务而罢今年麦稼丰登诸大吏复申前请从民望也爰诹春吉恭奉皇太后再举时巡诗以述意

春省思酬望幸民,因灾还命罢南巡。

蠲租赈米苏沟壑,旰食宵衣廑苦辛。

庆值稔秋歌泽国,欲观元气复比邻。

为行为止无非事,冀博慈颜动喜频。

(0)

咏春

九十春光似酒浓,隔帘香暖小桃红。

杖藜缓步寻芳草,閒逐黄鹂过水东。

(0)

初秋

秋来山雨过,顿觉生微凉。

绮户蟾流彩,瑶空雁作行。

霜前岩菊紫,风外井梧黄。

露冕抛纨扇,清樽引兴长。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