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凉独步小回廊,柳下流莺数点光。
却爱深宵风露警,月移花影上东墙。
纳凉独步小回廊,柳下流莺数点光。
却爱深宵风露警,月移花影上东墙。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诗人独自漫步于曲折的小回廊中,周围环境宁静而充满诗意。首句“纳凉独步小回廊”,简洁地勾勒出画面,既表现了季节特征——纳凉,也暗示了人物活动——独步,以及活动地点——小回廊,营造了一种幽静与孤独交织的氛围。
接着,“柳下流莺数点光”一句,通过“流莺”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夏日傍晚时分,柳树下黄莺飞翔的生动景象,还借以喻示生命的活力与自由。同时,“数点光”一词,既描绘了光影交错的动态美,又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却爱深宵风露警,月移花影上东墙”则是全诗情感升华的关键所在。夜深人静之时,微风吹动,露珠轻落,这些细微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让人心生敬畏。而“月移花影上东墙”一句,则将画面推向高潮,月光下的花朵,其影子随着月位的变化缓缓移动至东墙之上,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更寓意着美好事物的永恒与变化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夏夜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雪泥春既融,晓日初破雾。
出门寻故人,来往不数步。
共谈江南胜,闭眼想去路。
松风被茅屋,稻垄立白鹭。
行看贼围解,春水即可渡。
先当上钟山,次第入庐阜。
生平泉石念,久受尘土污。
况今九死馀,转觉处事误。
豫怀岩壑里,所至陪杖屦。
可行君莫辞,行李我已具。